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退守新息,找到满宠,自责道:

“前不听公言,故有此败。”

“如今兵败将亡,汝南东境尽数全陷。”

“如之奈何也?”

满宠说道:

“关羽世之虎将也,乃万人之敌。”

“今齐军大胜,锐不可当。”

“且一面发书于魏公,一面坚守不战。”

“待魏公援军至后,另行商议。”

曹仁从其言,急差人去魏地求救。

将书呈上给曹操,言道:

“关羽新破了汝南东境,现在新息甚急。”

“惟望魏公急拨大将,来我汝南救援。”

曹操得曹仁书,皱眉道:

“汝南若陷,李翊必对河北发起总攻。”

“届时孤首尾不能相顾,魏国危矣。”

于是,便问众将,谁敢去解汝南之围。

话甫方落,一将应声而出。

“末将愿去汝南,协助曹仁将军,击退关羽。”

众视之,乃虎威将军于禁也。

于禁是曹营军中,地位最高的异姓将军。

也是曹营里唯二有资格独自指挥一个军团的异姓将军。

除他之外,另一个人是张辽。

张辽在白狼山斩踏顿时,曹操曾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他。

张辽便在这次战役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全权指挥独立一军。

而于禁与张辽不同。

张辽那次是因为情况特殊,事发突然。

于禁则完全是靠自己的资历与战功,实打实的磨出来的。

他投靠曹操的时间本身很早,个人能力亦属曹营顶尖。

被评为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曹操也称赞他是,“武力既弘,计略周备。”

等于是说于禁有勇有谋。

这样一个能力杰出的人,即使是在曹营也能混到高位。

曹操思考再三,乃同意了于禁的请战请求。

“……也罢。”

“汝南之困,非文则不能解也。”

“只是自关羽威震河北以来,未逢对手。”

“文则须小心应对,不可轻敌。”

于禁拱手道:

“臣定效犬马之劳,解汝南之围。”

曹操大喜,即加封于禁为征南将军。

命他督各路兵马,共计三万人,火速前去解汝南之围。

于禁领命去了。

曹操望着他的背影,长舒一口气,顾谓群臣说道:

“只盼文则能退了关羽,否则孤在北方心不能安。”

要说压力,曹操可谓是自面袁绍以来,第二次感受到压力山大。

趁着李翊北上抚定幽州之时,曹操其实是想趁机来夺取东冀州的。

正是李翊只是率了几十人离开,大军都留在冀州。

守将基本是张郃、高览、徐晃、张辽、黄忠等辈。

兵力充足,将猛多谋。

曹操也不敢轻进,只能先按住阵势,等李翊先出招。

正说之时,人报李翊兴军五万,命张辽、徐晃、黄忠为先锋。

分兵三路,直奔魏国而来。

曹操闻之大惊:

“李翊来的如此快耶!”

眼下南方战事扑朔迷离,北方战场上曹操可不能掉链子。

当下也不敢轻敌,亲自点了五万兵马,来战李翊。

五万对五万,优势怼平。

是年,夏初六月。

魏国东线战场的总司令乃是夏侯渊。

他是接替曹仁的任务,来这里防备齐国大军。

由于已经接到消息说,曹操亲自领兵来援。

所以夏侯渊选择了坚守不战,并命前线城邑,务必严防死守。

撑到曹操大军到来。

李翊整合好大军之后,便开始对魏地发起猛攻。

大军过处,一路连拔数座城邑。

由于魏国与李翊的冀州毗邻着。

所以曹操在东部,修筑了大量城邑,就是为了防止开战时,魏国得不到缓冲。

对此,李翊便下令大军过处,一律围三缺一。

即围住城池三面,留一个缺口,给魏军逃跑的希望。

只要魏军认为有机会逃走,就不会跟齐军死磕。

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追求拔城效率。

靠着围三缺一的战术,李翊军几乎是势如破竹。

连拨数座城邑。

当然了,这些都是小城。

本来就是曹操临时修建,也没指望它们能挡住李翊大军。

无非就是希望它们帮自己拖慢李翊行军的步伐,好给自己准备的时间罢了。

真正的大城,乃是前线夏侯渊所在的馆陶。

李翊差人打听清楚之后,便欲进军。

忽报齐王至!

李翊一惊,即率麾下文武,来谒见齐王。

“臣李翊,参见齐王殿下。”

李翊率先参拜,身后武将齐刷刷跪地,高呼:

“参见齐王千岁!”

“……众卿平身。”

刘备一挥衣袍,笑呵呵地上前,将李翊搀扶起身。

“丞相在北境征战,多经风霜之劳。”

“苦了你也。”

刘备执李翊手,拍了拍,嘉奖他的勤勉。

李翊当即拱手回道:

“此臣分内之事也,大王言之过甚。”

话锋一转,李翊又问道:

“齐王不是在青州么?如何来我河北了,也不通知一声?”

刘备背起手,笑道:

“当初寡人率大军停驻于青州,正是为了观望南北局势。”

“谁若先处劣势,寡人便率军来援哪一边。”

此言一处,众将皆面面相觑。

他们暗想,齐王既然来了我们这边,岂不是说我们是处于劣势的一方?

他们跟随丞相在北方,多有鞍马之劳,并无失地之过。

如今战端方起,已是连克数座城邑。

齐王何太小觑我等耶?

见众人面有愠色,刘备大笑:

“诸位将士不必气恼,非是寡人小瞧尔等。”

“正如丞相所言,河北乃军事重镇。”

“曹魏之根基也,河北破,曹贼失其所倚。”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