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刘备颔首,“丞相真煞费苦心。”

于是,命人赐李翊锦绢百匹,明珠十颗。

随后刘备又聚众文武,商议下一步进兵事宜。

“目今夏侯渊战死,曹操东线守备俱失,我料曹操必然亲自领兵来。”

“公等有何高策,以教寡人?”

刘备目光逡巡一圈,询问众将。

张郃出列,拱手道:

“末将愿领一支军马,前去清河旁下寨。”

“若曹操来犯,大王便来相救。”

“两下齐攻,魏贼不难破也。”

刘备然其言,即命张郃率本部人马前去。

又问李翊道:

“今斩夏侯渊,魏军溃败。”

“依丞相之见,当何以继之?”

李翊澹澹答:

“渊首既悬,魏国上下皆震怖。”

“曹操必亲提虎狼之师而来,此乃天命使两雄决死之时也!”

“大王携得胜之师,以逸待劳。”

“彼上下挫动,我士气如虹。”

“但须列堂堂之阵,持凛凛之威,与操决死于河北!”

“当此之时,又何须问行阵方略?”

“惟砺刀戈,专候曹操耳!”

说人话就是,我军现在大顺风。

直接干就完了!

刘备大喜,即饷了三军将士。

仍命黄忠为先锋,率军继续南下,与曹操决死。

却说曹操携大军已渡过清河,来抵御刘备的进攻。

曹操深恨黄忠杀了夏侯渊,闻说此战仍是这老匹夫为先锋。

当即对众将说道:

“黄忠老贼杀吾大将,吾必擒之!”

众人皆问曹公有何高见。

曹操乃开始调拨人马,先对李典说道:

“黄忠前日胜了一场,斩我大将,正是志得意满之时。”

“曼成可引一军去北上下守粮草,只带少量人马。”

“黄忠必来劫粮,我命乐进率一军抄后。”

“等黄忠陷套,汝二人合在一起厮杀,定叫这老贼死于此地。”

李典、乐进各自受计,领兵去了。

黄忠回到寨中,谓副将马延道:

“老夫斩了夏侯渊,魏军丧胆。”

“吾明日打算去劫曹军粮草,给汝五百军士守住大营。”

马延谏道:

“听闻曹操亲至,曹贼用兵如神,未可轻动。”

“……不然,兵行险着。”

“前若无老夫抢占贝丘,安得斩杀夏侯渊?”

“如今正是勇武建功之时,又何必犹豫不决?”

“如若不然,必叫其他将领抢了先。”

黄忠打算借着这次大胜,一发给曹操收拾了。

由于每个将领,都有自己独立的部曲。

他们各自扎营在其他据点,军营之间相去也有些距离。

所以像黄忠这样出兵,确实算得上是奇兵。

毕竟一旦竭营而出,是不能第一时间得到其他军营的支援的。

如今的黄忠已是征西将军,位在马延之上。

马延乃河北降将,带资进组。

故名位不低,甚至在许多徐州老臣之上。

可如果单是吃老本,是注定要被后来者居上的。

马延作为副将,倘若黄忠当真得胜,他肯定是也要跟着混不少军功的。

又联想到前不久黄忠阵斩夏侯渊,军威赫赫。

索性搏一搏,便道:

“……善,既如此,我来助老将军。”

“待到今夜三更,让军士尽皆饱食。”

“至四更时分离营,直杀到北上脚下。”

“尽烧魏军粮草,先挫动曹操锐气再说。”

黄忠喜,即依照计划办了。

是夜,四更。

黄忠领人马在前,衔枚而进。

直到北上下时,东方既白,朝日初升。

黄忠果见此处粮草堆积如山,是魏军屯粮之所在。

于是率军杀进去。

李典率军来守,迎战黄忠。

李典军少,厮杀一阵,便领兵退了。

黄忠见此,便教军士下马,取柴堆于米粮之上,尽数放火烧了。

众齐兵正要点火,忽闻得背后人喊马嘶。

乐进军杀到,与黄忠混战到一处。

李典复引军回,与乐进夹攻,将黄忠困于垓心。

曹操登高望山脚之下,见黄忠被困,唇角不觉勾起一抹浅笑。

“老匹夫,今日合该死矣。”

“当有汝头,祭吾妙才。”

曹操咬着牙,恨恨说道。

随后,又吩咐吕虔引一支军马,去往馆陶处截住去路。

严防刘备军来救黄忠。

要知道,机会难得。

黄忠是因为刚斩了夏侯渊,正是志得意满之时,才敢出奇兵用险招。

曹操正是抓住老黄忠这个心理,才设计将他困住。

如果不成功,教他走脱。

下次断难使他再中计。

所以曹操宁可多损失些人马,也要将此次的战果吞下:

——即斩杀黄忠,为妙才报仇!

待到午时,马延在大营中不见黄忠回,心中已察觉不妥。

便欲率军去救,左右人道:

“我营中不过五百人众,将军前去,徒送死矣。”

马延心想也是,便问附近,谁的大营离得最近。

左右人答,张郃、徐晃两位将军的大营离得最近。

于是马延各遣二十骑,找张郃、徐晃求援。

备言黄老将军可能中了魏军埋伏,请两位将军火速发兵救援。

各营将领,在前线都是有便宜行事之权的。

毕竟刘备也不是微操大师。

在古代并不发达的交通与信息下,如果什么事都要向他汇报,必然延误军机。

所以黄忠可以独自决定去劫营,张郃、徐晃自然也无须通禀刘备,便能发兵去救黄忠。

“……善。”

“我二人找黄老将军,马将军人少,可先回。”

“去通报一声齐王,就说我等已在前线与魏兵交手。”

三人商议既定,各司其职去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