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黄忠!

曹操见着那宝刀璨雪的老将,只是此人杀了夏侯渊。

对他又恨又怒。

而魏军将士久闻黄忠威名,乃齐国四方将军之一。

兼之又困又乏,全无战意,尽皆胆寒。

黄忠率神臂营杀来,命前排军士冲锋,后排军士往高了射。

一轮箭雨下来,曹兵死伤无数。

黄忠亲自催马,要来擒曹操。

曹操走得快,早早地去了。

老黄忠拈弓搭箭,照面便射。

曹操后脊一凉,知有危险,侧身躲过。

不想那箭矢飞得快,正从曹操面门划过,一箭射穿了他的嘴巴。

曹操口中流血不止,门牙脱落。

伏在马背上,仓皇逃窜。

黄忠还欲再追,曹洪骑无鞍之马来战,拼死抵住黄忠。

李典、乐进二将,亦纵马过来夹攻。

两边军马混做一团,曹操拨马先脱走。

黄忠本部人马虽精,但人数不多。

魏兵虽困乏,然人多势众,兼之又是置之死地,拼死抵抗。

黄忠一时讨不得便宜,见魏军也无心恋战,便教收了军马。

令将士卷旗收甲,打扫完战场,回江夏复命去。

那边曹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回顾众将多已带伤。

心中苦楚,正行之时,又见前有两条大路。

军士禀说道:

“前面又两条路,请问丞相该走哪条?”

曹操又问哪条路近。

军士答曰:

“大路稍平,却远五十里。”

“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里。”

“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

曹操一捋胡须,分析道:

“走小路,小路最为安全。”

众人皆大感不解,忙问道:

“小路乃险要之地,最易设伏兵。”

“魏公何以说小路最安全?”

曹操冷声一笑,为众人分析道:

“公等有所不知,吾之好头颅,刘备、孙权皆欲夺得。”

“只是仗打到如此地步,两边将士皆困乏。”

“若走大路,路平坦势,贼军将士见易走,必来追赶。”

“而正因为小路,地势陡峭难行,贼军怕难,定不是人人愿追。”

曹操也算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对人性的分析很透彻。

我们看问题,太喜欢站在上位者视角去分析事物。

战争从而不是打游戏,只要下一道命令,即便是火坑将士们就会真往里面跳。

就拿张飞据水断桥来说,

历史上追赶张飞的是虎豹骑,算是曹操最为精锐的骑兵了。

结果被张飞一人就吓得不敢过去,十分具有传奇性。

以致于让很多人怀疑这段历史的真实性。

其实道理很简单,

虎豹骑日行三百里去追击刘备,本来就又困又累。

结果突然遇上这么一个狠角色,杀了他,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封赏。

虎豹众骑犯不着去跟张飞拼命。

毕竟历史上的曹操是不在现场的。

如果曹操在,虎豹骑倒是可以上去,在领导面前露个脸儿。

好让领导记住自己,混个脸熟。

可领导不在,我拼什么命呐?

职场上做事就是只看结果,不过过程你有多拼命。

领导只看结果好不好。

当时的虎豹骑心思,都在劫掠邀功上。

彼时又正好有大量的百姓逃亡。

如果他们去劫掠人口,抢夺的财富,必然巨厚。

这难道不香吗?

反倒是跟张飞拼命,不仅有丧命的风险。

到时候杀了张飞,还得跟五千个同事一起分这份军功。

五千人呐,即便是擒住刘备,都有些不够分。

何况是张飞呢。

同理,曹操看透人性,认定那些底层军官不会冒险走小路来追自己。

因为领导们只需在办公室里喝茶拍案做决定就可以了,而底层员工要考虑的就很多了。

曹操不信,有那么多人会冒险走小路。

尤其是还不见得能够追着自己。

而魏军士兵们呢?

他们现在是在逃命,在艰苦的环境都得忍受。

不到万不得已,是没有人愿意当俘虏的。

这不仅仅是屈辱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家属都在魏国。

被俘就有可能很亲人永远分别。

何况两地不同,生活饮食习惯也不同。

在无亲无故的背景下,谁又愿意去强行适应异地的环境呢?

“……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孤只管走小路,且看有多少军官敢来追吾。”

听完曹操的分析,众官员齐齐拜服:

“魏公妙算,人不可及!”

于是众人勒兵走了华容道。

时值隆冬淫雨,华容道泥泞没膝。

北军饥疲交加,伤病相枕,日行不过十里。

连赶三日之路,军士们困苦不堪。

人皆饥倒,马尽困乏。

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

中箭着枪者,勉强而走。

衣甲湿透,个个不全。

军器旗幡,纷纷不整。

大半皆是彝陵道上被赶得慌,只骑得秃马,鞍辔衣服,尽皆抛弃。

正值隆冬严寒之时,其苦何可胜言!

忽然,军马不能行进,曹操忙使人问其缘故。

军士回报说:

“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堑内积水不流。”

“泥陷马蹄,不能前进。”

曹操大怒,厉声叱道:

“军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岂有泥泞不堪,不能行之理?”

于是,传下号令。

教此前掳掠的百姓,前去填塞道路。

使强壮者在后担土束柴,搬草运芦。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