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时,又见一队人马走来。

众视之,竟是荀攸、徐庶。

麋贞上前施礼:

“不想惊动了公达先生与元直先生。”

二人一齐还礼:

“相爷将河北之事尽付我等,今有人在道上生事,吾等自然该来看看。”

百姓当中,不少人注意到了张辽、徐庶等众。

渤海的文武高层,在今日几乎聚在了一起。

足见这左慈影响力有多大。

于是,众人更加敬畏左慈。

张辽心中不爽,按剑便要上前。

徐庶一把抓住其手腕:

“……文远莫要乱来,有事权等相爷回来再说。”

张辽一挥手,冷笑道:

“先生勿忧,辽只上去试试这道人有何本领。”

“若他果真能用符水治病,我且饶他一死。”

“若不能够,不肖等相爷回来。”

“我以扰乱治安,蛊惑人心为由,给他定下罪名。”

“择日便能问斩!”

于是,张辽带了十来个武士,箭步上前。

推开群众,截住去路。

原本还在焚香祷告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全都面面相觑,静静地望着张辽与左慈。

左慈闭目养神,并不开言。

张辽见此,乃按剑叱道:

“大胆妖道,何敢在此聚众惑民!”

左慈缓缓睁眼,眇目含笑:

“……贫道不过施药济人,百姓自来,何曾煽惑?”

张辽冷笑道:

“装神弄鬼之徒,汝有何难,能够得此赞拜?”

左慈一挥浮尘,道:

“……贫道乃琅琊宫道士,顺帝时曾入山采药。”

“得神书于阳曲泉水上,号曰《太平青领道》。”

“凡百余卷,皆治人疾病方术。”

“贫道得之,惟务代天宣化,普救万人。”

“未曾取人毫厘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张辽大怒,叱道:

“汝不取百姓毫厘之物,衣服饮食,从何而得?”

“身边众焚香仆童,又从何而来?”

“分明是黄巾张角之流,在这里蛊惑人心,欲要乱李相之治!”

“今若不诛,必为后患!”

于是,便叱左右人上前斩之。

徐庶等人见状,正要上去劝阻。

那左慈却先开口说道:

“将军若是不信,不妨验之。”

张辽便道:

“既然汝说你,能够施符水治病。”

“那我且用病人试试你。”

张辽环顾左右,寻找害病的人士。

中有小疾者,皆毛遂自荐,想要一尝左慈的符水。

张辽唯恐是左慈的人,皆不应从。

命士兵们找一个认识的人。

找到后,那人自称有小疾,头部胀痛难忍。

左慈便画符焚灰,调以井水。

交了那人饮下。

过了一会儿,那人言道:

“……吾头似乎不那么痛了。”

张辽惊疑不定,忙问麾下士兵,那人是否信得过?

是否真的跟左慈没有关系?

众人皆道,那人就是河北本地人,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

左慈又是刚来河北不久,不太可能会跟那人串通。

“将军喜欢吃什么鱼?”

左慈再次开口,问张辽道。

张辽便道:

“吾鱼吃吴国松江的鲈鱼。”

“此地有千里之隔,汝能为我取之否?”

左慈笑道:

“这有何难?”

便命童仆取来一只巨大的铜盆,里面注满清水。

又折柳为竿,唾丝作线。

凌空抛竿,又口中念咒。

须臾,忽然大喝一声,抛竿而起。

竟钓得一尾三尺鲈鱼。

左右人见之,无不惊呼,纷纷跪地,高呼活神仙。

“……此道人果真有些门道。”

张辽暗忖,“眼下只能等相爷回来,再做计较了。”

于是,对左慈暂时不理。

亲自书信一封,发往徐州下邳处,请李翊速回河北主事。

其书略曰:

“辽顿首再拜丞相麾下:”

“近日河北有眇目道人左慈者,自称‘乌角先生’,广施符水于渤海。”

“其术诡谲,辽亲见其异。”

“病者饮其符水,沉疴立愈。”

“但取铜盆注水,折柳为竿,须臾得三尺松江鲈鱼。”

“臣初疑为幻术,然细察之,”

“符水无药味而显效,铜盆无夹层竟出鱼。”

“今河北百姓,已呼为‘太平真人’,日夜焚香者逾千。”

“长此以往,恐损相爷在河北之威信。”

“且此人身怀异术,若为敌所用,其害非小。”

“伏乞丞相速返河北,亲察此獠。”

“臣已密遣锐卒混入其众,然妖道机警,恐非常人可制。”

“临表悚然,谨奉鲈鳞为证。”

“建安十二年夏末,张辽顿首。”

……

李翊得张辽书,览毕,大怒:

“哪里来的妖人,敢到吾河北煽动人心?”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