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也是李翊作战,以防守为主的原因。

并且孙武他也没有教你怎么赢,而是教你怎么不输。

赢了算不输,平手也算不输,甚至不交战也可以算不输。

孙武认为,一旦开战了就没有赢家,所以他竭力劝你不要与人发生冲突。

即,“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如果非冲突不可,那就等待机会,争取一击毙命。

也就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战,若非打不可,就往死里打。

孙武的思想,一直被李翊奉为圭臬。

包括人际交往也是,孙武认为,遇到强大的人,就不要和他发生冲突。

如果真冲突了,就一定要避开他的强处,转而去攻击他的短处。

如果他武力强大,就从智谋入手。

如果他智谋强大,就从武力入手。

如果他文武双全,就得其他方面寻找他的弱点。

如果找不到他的弱点,就一定要和他搞好关系,不要让他成为你的敌人。

如果他最终还是成为了你的敌人,那你就只能认命了。

“此《孙子兵法》,非教人如何胜,而教人如何不败。”

李翊见众人提及,决定今日就把这兵书传给李治。

因为这孩子还算比较喜欢读书,而李平则更喜欢舞刀弄枪,读书更多是不求甚解。

李翊也算是因材施教。

李治求贤若渴,疑惑地问道:

“父亲,若不求胜,何以定天下?”

李翊微微一笑,指尖轻点《谋攻篇》,讲解道: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胜者,未必善战;善战者,未必常胜。”

李平闻言,顿时皱眉,在一旁插嘴问:

“若不战,如何退敌?”

李翊乃取过上茶盏,注水至满而不溢,笑谓二人道: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他轻轻摇晃茶盏,水波微漾却不洒。

“用兵之道,不在攻,而在守。”

“不在战,而在备。”

甄宓听到妙处,若有所思,也忍不住发问:

“夫君之意,可是说——胜败不在战场,而在庙算?”

李翊颔首,“善!”

“《计篇》云:‘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他看向李治,意味深长地问道:

“治儿,若将来你为大将。”

“敌众我寡,当如何?”

李治沉思片刻,答道: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李翊满意点头,又转过来去问李平,道:

“平儿,若敌强我弱,又当如何?”

李平握拳,大声道: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

“……哈哈哈!”李翊无奈地笑笑,“勇则勇矣,然未得精髓。”

李翊想强调的就是遇上强大的敌人,不要跟他们正面发生冲突。

所以李治的回答令他很满意,而李平的答复就有些显得“莽夫”了。

他不单单是在教两个儿子兵法。

更是在教他们如何“自保”!

在李翊看来,学会自保,学会将兵法运用到职场上去,并融会贯通以后。

那你就已经提前登上人生顶峰了。

李翊又翻出《虚实篇》,说道:

“孙子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胜者,非力战,乃智取。”

“似你这般徒逞勇匹夫之勇,将来早晚惹出祸端来。”

袁莹见此,忍不住嘟嘟嘴:

“夫君忒也严谨,平儿年方不过七岁。”

“这便给他将来之事给定死了?”

李翊背着手,正色说道:

“养蒙之道,贵在慎始。”

“若萌芽邪枝不及斧正,俟其拱把,则难为斤矣。”

“汝辈勿以溺爱败儿,虽戎务鞅掌,然课业吾必亲校之。”

“非惟嗣子之成,实系宗嗣之续,尔曹其省之!”

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如果他从小就抱有一个错误的思想而不及时纠正,将来长大就很难再纠正了。

虽然李翊很忙,但还是强调,孩子们的功课必须由他亲自来负责。

这不仅仅关系到孩子的将来,更关系到我们家族的未来。

历朝历代,从古至今,坑爹的孩子不在少数。

他们往往只需说错一句话,便可能让整个家族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翊身为李氏一族的族长,不得不替家族还有家人们考虑。

众妻妾闻言,齐齐欠身福礼:

“谨遵相爷‘军令’。”

李治却还有些地方没理解透,又仰头问李翊道:

“爹爹,那若敌人也不犯错呢?”

“这该怎么办?”

李翊抚其发,笑道:

“故《军形篇》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敌若不动,我便诱之;敌若不动,我便疲之。”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唯变者胜。“

李治恍然大悟,忙道:

“原来如此!孙子之意,非教人如何赢。”

“而是教人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再寻敌之破绽!“

李翊欣慰地点了点头:“善!”

“汝能想到这一点,便说明为父没有白教导你。”

心情大好的李翊,忙唤一旁的桃红说道:

“取笔,磨墨!”

这活一般是甄宓来干的。

但由于甄宓刚生完李仪,还在坐月子,李翊便没有麻烦她。

桃红磨好墨以后,李翊便执笔在孙子兵法的末端进行注解。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