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李翊颔首,扬唇笑道:

“治儿虽然性刚似铁,然自有铮铮铁骨。”

“其虽与吾抗辩时,言辞激烈,然持之有故,理据分明。”

“足见此子胸中自有沟壑,能担当,能自立主见,实为佳事。”

“诚非寻常孺子可比也。”

李翊还是很欣赏儿子的骨气的。

因为他觉得这孩子有担当,有自己的想法。

并没有因为畏惧相权与父权,就赶快伏首认错。

他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的。

不管这个思考是对是错。

一个八岁孩童能做到这一点,就令李翊已经十分满意了。

袁莹轻轻蹙眉,以手拨弄柳枝,幽幽道:

“妾只恐其刚愎自用,将来自误。”

“这不是你一直担心的事么?”

李翊笑道,“经此一事后,吾反倒不太担心了。”

“哦?夫君此言何谓?”

袁莹愈发不能理解李翊的想法,感觉他的思路总是与常人相异。

“阿斗秉性善良,又知错能改。”

“难道这不才是继承家业该有的品性么?”

李翊一捋颔下胡须,摇了摇头。

“夫人误矣。”

“适才难道不见阿斗又来问阿若之状乎?”

“说明此子并非是真心悔过。”

“其不过是惧吾责罚耳,故早早认错。”

事实上,从李翊一开始惩罚两个孩子时,阿斗就已经想认错了。

只不过李翊一直不说话,一直不问。

他想认错也没机会。

待罚磨了两个时辰的墨后,李翊才开口问知错没有。

所以刘禅第一时间就赶紧承认错误了。

李翊缓步走到院中,手指一株刚长出来的幼松,说道:

“吾观治儿如见此松——”

“虽枝干虬曲,然破岩而立。”

“假以时日,必成栋梁。”

话落,李翊转头看向袁莹,心情竟似十分舒畅。

“其实吾之教子,不论文也好,武也好。”

“在我看来,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那什么是最重要的?”袁莹问。

“是责任!”

李翊斩钉截铁地回答,“责任”两个字振聋发聩。

“我在这孩子身上看到了担当,看到了责任感。”

“这是我最希望在孩子们身上看到的品质。”

“诸子之中,治儿身上已有此质也。”

“此正吾所欣赏者也,其性情虽然执拗。”

“可若使良师导之,循循善诱,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其实,要继承好家业能力强固然很重要,但首先最应该具有的品质是责任感。

继承人如果没有担当,没有责任感,那不管他能力多强。

李翊都情愿将家业交给一个庸才。

“倒是阿斗么……”

李翊眉头皱起,“这孩子虽然善良,但缺乏自己的主见。”

“其太容易被人左右了。”

“倘若今日他敢与我抗辩两句,我反倒要对他另眼相看。”

袁莹扑哧一笑,忍不住娇声骂道:

“你这人也真是奇怪。”

“治儿顶撞你,你欣赏他。”

“阿斗听你话,你反倒觉得他没自己的想法。”

“教旁人知道了,可不笑话你么?”

李翊却表情严肃,郑重其事地说道:

“你哪里知晓?”

“家业越是庞大,越是需要后来者有担当,有主见。”

“否则,必然生出祸患来!”

“我李氏不过是千万家中的一员,而阿斗将来要继承的可是万里河山。”

“如何能够不慎重?”

“……此,正吾所深虑之事也。”

一直以来,对刘禅的争议都非常大。

吹他的人,能把他捧成齐桓公的盖世明君。

贬他的人,却又能把阿斗踩成一个昏聩无能,啥也不懂的傻子。

其实面对这种争论,估计刘禅本人听到了都会付之一笑。

刘禅既不是明君,也不是昏君。

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正常人罢了。

如果纵观刘禅的执政生涯,会发现他前中后期的风评也有所不同。

这其实就跟刘禅用的人有关系。

他前期放权给诸葛亮,诸葛亮治蜀,风评好。

中期任用诸葛亮推荐的蒋琬、费祎、董允,风评还过得去。

后期不知道用谁了,就放任费祎、姜维、谯周等人内斗。

自己就重用宦官黄皓,沉迷享乐,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属下的争端。

如何将本就弱小的蜀国团结起来,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我们所熟知的“带投大哥”,写出《仇国论》的谯周。

其实他曾经劝过刘禅,要省减游观增造,要励精图治。

并陈述了“弱能胜强”的可能性。

咱们是打逆风局,再不搏一搏还有啥希望?

但刘禅对此并不感冒。

通过这件事你便能看出,即便是谯周人家当年也是想卷一卷,想跟刘禅一起再拼一拼的。

可刘禅自己摆烂,领导自己都放弃了。

谯周这些人还有什么努力的必要呢?

这其实也符合刘禅“不折腾”的性格。

所以对于刘禅的评价,

他手下人好时,他评价就好。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