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到雒阳以后,他们又专心于传教,倒还真没怎么听说过此事。
倘若司马懿所言是真,那这李翊的胆子也确实不小。
传承了四百年的世家大族,说灭就灭,不怕搞得天下豪强人心惶惶吗?
“其他世家若何?”张鲁问。
“虽未遭屠灭,但亦有不少被官府侵占了田产的,日子也不好过。”
“至少据我所知,河北众世家豪强,大多人人自危,渴望寻求援助。”
“这岂非是两位天师的好机会么?”
“……什么机会?”
两兄弟异口同声地问。
“若是能够联络河北众世家豪强,趁机推翻李翊在河北的统治。”
“汝兄弟二人,便能够将五斗米教传遍河北大地,将其发扬光大了。”
司马懿眼睛微眯,意味深长地说道。
这……
两兄弟面色惨白,对司马懿的这个提议皆是一惊。
他们只想安心传教,颠覆河北政权的统治,这就有些骇人听闻了。
况且五斗米教严格意义上讲,都是依附于曹魏的。
而你曹魏就是从河北被赶出来的。
居然让我们去颠覆河北的政权,这未免就太强人所难了。
司马懿看出两兄弟的犹豫之色,便道:
“两位天师不必疑惑,李翊自上任河北以来,对当地的世家豪强,一直采取打压政策。”
“只不过其拿捏的恰到好处,并不止于逼反众世家。”
“但河北豪强们也苦其高压统治久矣,一旦有一个合适的契机。”
“他们一定乐于襄助。”
张卫连忙开口,“雒阳令的意思——”
“这个契机就是我们?”
“正是。”
司马懿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背着手,缓缓走上阶来。
“如今尔等在河北传教,已有百万教众。”
“只要振臂一呼,群起响应,推翻李翊相府不难也。”
此言一出,底下有祭酒当即出声反驳:
“雒阳令此话未免太过华而不实,空口大言了!”
“当年张角三兄弟,麾下黄巾军何止百万?”
“不也照样被大汉朝廷给灭了么?”
“如今河北兵强马壮,百姓丰衣足食,何必跟着我们去造反?”
司马懿嘴角微微翘起,冷声笑道:
“此言差矣!”
“民者,愚也。”
“其教众既然信奉尔等,只要你们用教义去感化他们,未尝不能成功。”
言外之意,就是在暗示你们该蛊惑人心了。
毕竟在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组织后,煽动叛乱并不困难。
“师兄,您觉得如何?”
张卫拿不定主意,转而去问张鲁的意见。
张鲁阖上双目,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唉,吾传教本义,是为了引人向善。”
“非是要多造杀孽,此意断不可行。”
“杀孽?”
司马懿眉梢一扬,愤然道:
“那李贼所造的杀孽难道还少?”
“我敢保证,自李贼随刘备起兵以来,其所造之杀孽。”
“天下无出其右!”
话锋一转,司马懿接着说道:
“只要张天师答应,我怕是使人联络河北众世家。”
“他们苦李贼久矣,你们两家合力,推翻其统治,并不困难。”
“纵然掀不倒,河北亦必然生乱,此如断刘备一臂。”
“到时候魏公也已拿下西川,到时候合关中之兵,克复中原之地。”
“天下终为魏公所有也。”
“届时,以你二兄弟的功绩,少说也得封个三公之位。”
“说不定五斗米教还能成为我大魏的国教,此非美事乎?”
然而,任凭司马懿说的如何天乱坠,张鲁都不为之所动。
坚决不肯煽动河北米教教徒反叛,去与官府作对。
反倒是张卫有些心动了,见司马懿面露不悦之色,乃小声地在张鲁耳边说道:
“师兄,我等教会尚在雒阳,多少给司马仲达一些面子。”
“不然,我米教可当真没有立足之地了。”
张鲁瞥他一眼,淡淡回道:
“汝哪里晓得?”
“李子玉在河北深得人心,想凭借我等传播不到一年的米教。”
“便煽动其民,与官府作对,这无疑是痴人做梦。”
“况司马懿与李子玉有灭族之仇,吾等断不可为其所利用。”
司马懿见张鲁坚决不肯答应,愤怒地走了出来,望一眼身后的牌匾,气道:
“张鲁鬼儿竟如此无礼,吾早晚杀之。”
随行而来的侍者,小心翼翼地问道:
“莫非张鲁他不肯么?”
“……嗯。”
司马懿点了点头。
“唉,可惜。”
“张鲁在河北已有百万教众,若他肯配合我等,说不定真有机会重夺冀州。”
“……哈哈。”
听到这话,司马懿反倒笑了。
“汝未免太小看李翊了!”
“啊?雒阳令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贼虽然可恶,但其在河北深耕多年,岂是靠几只蝼蚁便能撼动河北根基的?”
“蝼蚁之所以为蝼蚁,就是因其眼界低,目光狭隘。”
“终其一生,也不外乎如是!”
一听这话,那侍者更加不明所以。
“既然如此,雒阳令为何还要煽动其在河北滋事。”
“嗯?”
司马懿睨他一眼,并不说话。
那侍者“哦”了一声,马上闭嘴。
对于司马懿而言,眼下心中只有复仇二字。
虽然曹魏还在猥琐发育,往西川方向苟,司马氏的复仇机会只能往后迁延。
但并不代表这期间,司马懿不能在河北给李翊找不痛快。
不错,
以李翊对河北的控制力,其对权力的把控。
司马懿认为即便米教真的掀起叛乱来,最终依然会以失败告终。
可哪怕是乱一下,能给李翊制造麻烦,增加他的工作量,消耗他的身体。
那也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