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如今刘备势大,我东吴国小民弱,不应该与其为敌。”

“只有修好两地关系,才能够长足发展。”

别部司马吕蒙反对道:

“张长史此言差矣,正因为刘备势大,若不趁其无暇南顾时扼杀之,日后必成为我江东大患。”

“今曹操愿与我军结盟,实乃天赐良机!”

“我等万不可失此机会。”

显然,仅靠东吴自己,是使出浑身解数也不可能战胜齐国的。

必须要通过外交的方式,联合一强,才有逆天改命的机会。

如今曹魏放下赤壁之仇,主动抛来了橄榄枝,东吴没有道理不接。

朱然、贺齐等将亦纷纷主战。

周瑜见此,心急如焚,咳喘连连,仍坚持道:

“主公!切不可因小利而失大局啊!”

众人的争执,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

孙权也一晚上没睡,彻夜难眠,心中纠结到底应该听谁的。

次日,一大早。

议事大殿中气氛凝重。

满宠立于殿中,目光灼灼地望着坐在主位上的孙权,等待着他的最终答复。

殿内文武分列两侧,周瑜虽抱病在身,却仍挺直腰背站在武将之首,眉头紧锁。

孙权缓缓放下手中的竹简,抬眼看向满宠,沉声道:

“满使节远道而来,然所议之事关系重大,孤尚需时日考虑。”

满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焦急。

感情你们东吴昨晚开了一晚上的会,就开出了这么个结果?

外交场合,最怕的就是这种“拖字诀”。

因为你不给个明确答复,到底是参战不参战,是真的会影响出使国的军事决策的。

念及此,满宠上前一步拱手道:

“吴侯明鉴,如今中原战事一触即发。”

“若吴国不能及时出兵相助,魏国恐难以取胜。”

“届时刘备坐大,东吴又岂能独善其身?”

“此乃唇亡齿寒之势啊!”

满宠先表明了魏国需要吴国的一个强烈态度,以证明自己的诚心。

并且强调了一个现实问题,即中原大战最晚年底就要开始。

吴人如果不能及时加入,魏国不能取胜,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

如果我们输了,你们也难逃灭亡的命运。

孙权眉头微皱,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

他转头看向朱然:“义封以为如何?”

朱然出列道:

“主公,满使节所言不无道理。”

“齐人背信弃义,当年诱骗我等一同伐曹,约好共分荆州。”

“如今却独霸荆襄,连荆南一郡都不肯分与我等。”

“今将我等困死在吴地,若不主动出击,吴人将何以自处?”

“主公!”

周瑜突然出声打断,他强撑着病体上前一步,朝满宠说道:

“东吴自有战略主张,就不劳满使节多费心思了。”

“我军与荆州诸葛亮已有盟约在先,岂能背信弃义?”

满宠见状,知道再难说服,但仍不死心:

“周都督此言差矣。”

“天下大势,瞬息万变。”

“吴侯雄才大略,当审时度势.……”

“够了!”

周瑜厉声喝道,随即剧烈咳嗽起来。

张昭等众连忙上前将之扶住,低声道,“都督保重身体啊。”

满宠见周瑜如此激动,心知今日难以达成目的,只得退而求其次:

“既如此,外臣告退。”

“不过……”

他意味深长地环视殿内众人,向着孙权微微一笑:

“此本为东吴内政,外臣不该多嘴。”

“但形势所迫,宠不得不以实言相告。”

“向察众人之议,不足与图大事。”

“东吴之众,虽迎刘备可以,唯吴侯不可也。”

“何以言之?今吴众迎备,备便以其还付乡党,品其名位。”

“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而吴侯迎备,欲安所归?”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嘶……

此言一出,殿内的一众东吴大臣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满宠这话的意思,不就是只要是反对与魏国结盟的,都是不替孙权考虑的吗?

只要是不愿与齐国交战的,都是卖国贼吗?

这一杆子打下去,得罪的人可就太多了。

尤其矛头直指主和的周瑜。

“外臣告退了……”

放完狠话,满宠赶紧开溜。

待满宠退下后,孙权长叹一声,挥手示意众人退下,只留下周瑜和张昭。

“公瑾啊……”

孙权疲惫地揉着太阳穴:

“此事确实令人为难。”

若联魏攻刘,确如你所言恐中曹操奸计。”

“但若不联魏,待刘备坐大,又当如何?“

周瑜强忍咳意,正色道:

“主公明鉴,曹操此议,分明是要我江东为他火中取栗。”

“不如静观其变,待齐魏两败俱伤……”

孙权突然拍案而起:

“可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他激动地在殿内来回踱步:

“自我父兄创业以来,我江东儿郎枕戈待旦,难道就永远困守这东南一隅吗?!”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张昭见状,小心翼翼道:

“主公息怒。”

“不如……不如先加强江防,同时派细作密切关注中原战事?”

孙权停下脚步,望着殿外渐渐暗沉的天色,喃喃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