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耽一枪刺空,反被张苞一矛刺穿咽喉,当场毙命。
“兄长!”、
申仪在城楼下看得真切,肝胆俱裂。
正欲上前报仇,却被亲兵死死拉住。
“將军不可!城破在即,当为申氏宗族计啊!”
此时汉军已如潮水般涌上城头,守军溃不成军。
申仪仰天长嘆,掷剑於地:
“开城……投降吧。”
张郃高坐马上,见城门缓缓开启,嘴角微扬。
申仪自缚双臂,膝行而出。
“败军之將,乞活而已。”
张郃翻身下马,亲手解其束缚。
“申將军弃暗投明,乃明智之举。”
隨即环视眾將,“传令下去,不得扰民,违者军法从事!”
入城后,张郃於原太守府召见申仪。
烛火摇曳下,二人对坐。
“申將军可愿为朝廷效力?”
张郃轻抚茶盏,目光如炬。
申仪伏地叩首:
“罪臣愿效犬马之劳!”
张郃大笑扶起,“善!吾正有一计需將军相助。”
遂附耳低言,將诱曹仁之计细细道来。
汉军一半撤出城去,仍作围城之势。
待曹仁前来解围,张郃诈败。
曹仁得以进城,於城中伏之。
张郃再回师杀来,给曹仁来个瓮中捉鱉。
“若计成,朝廷必不吝封侯之赏。”
“將军宗族富贵,皆繫於此。”
张郃的声音自耳边传来。
申仪闻言色变,偷眼瞥见堂外申耽尸身尚未入殮,血跡未乾。
望著哥哥冰冷的尸体,变成温暖的功名利禄。
申仪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愿听將军调遣。”
次日黎明,张郃留陈到、关兴领三千精兵守城,暗中控制申仪。
自率大军出城,却令旌旗不撤,战鼓不息,佯作仍在攻城。
申仪望著城外渐行渐远的汉军,又回首看向兄长灵柩,喃喃道:
“兄长在天之灵,莫怪弟贪生。”
“这也是为了宗族百余口性命著想。”
隨即整肃衣冠,命人修书一封,遣心腹送往曹仁军中。
信中极言城危旦夕,乞速来援。
又暗藏密语,约以举火为號,里应外合。
另一边,
曹仁正在行军,连日的暴雨冲刷著山道。
泥浆翻涌,战马深陷,輜重难行。
曹仁骑在马上,望著蜿蜒曲折的山路,眉头紧锁。
“將军,雨势太大,再这样下去,恐怕三日也到不了上庸!”
副將牛金策马上前,雨水顺著铁盔滴落,声音里透著焦急。
曹仁攥紧马鞭,沉声道:
“申氏兄弟坚守上庸,若城破,汉中门户大开,齐军便可长驱直入!”
正此时,一骑快马衝破雨幕,直抵曹仁面前。
使者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信:
“魏王急令!”
曹仁接过,拆开一看,脸色骤变。
信中写道:
“子孝:张郃乃齐之名將,必急攻上庸,卿当速援,迟则生变!”
“——魏王操。”
曹仁合上书信,目光如电,他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汉军必然会抢在他们之前赶往上庸!
於是大声喝道:
“传令全军,弃輜重,轻装疾行!”
“务必半日內赶至上庸!”
一声令下,大军全速前进。
半道时,雨势渐小,但道路仍泥泞难行。
曹仁大军刚行至半途,忽见前方一骑飞奔而来,正是申仪派来的使者。
那人滚鞍下马,气喘吁吁道:
“曹將军!上庸尚在,但汉军攻势凶猛,申將军请將军速速前去增援!”
曹仁闻言,心中略安,但仍不敢大意,问道:
“张郃可曾破城?”
使者摇头,答:
“尚未,但城中守军不多,若再无援军,恐难支撑!”
曹仁点头,扬鞭喝道:
“全军加速!再有半日,必至上庸!”
“得令!”
魏军全速急行。
至黄昏时分,曹仁大军终於抵达上庸城外。
远远望去,只见汉军营寨连绵,战旗猎猎,攻城之声不绝於耳。
曹仁长舒一口气,嘆道:
“幸好幸好,张郃还未得手。”
副將牛金上前道:
“將军,是否先扎营休整?”
曹仁目光锐利,断然道:
“不可!趁齐军久攻疲惫,当一举击溃之!”
说罢,他拔出佩剑,直指前方:
“全军听令——杀!”
魏军如潮水般涌向汉军阵线,战鼓震天,喊杀声四起。
张郃见状,嘴角微扬,隨即下令:
“撤围!”
汉军似慌乱一般,纷纷后撤。
丟下旌旗、輜重无数,仓皇退去。
魏军驱赶一震,成功杀败汉军。
曹仁见状大喜:
“齐之名將张郃,不过如此而已!”
“传令,入城!”
城门大开,魏军鱼贯入城。
申仪亲自出迎,面带忧色:
“曹將军,末將惭愧,未能守住城池,幸得將军及时来援。”
曹仁摆手道:
“无妨,张郃已退,上庸无忧矣!”
“尔能坚持到我来,已是立下大功。”
又望一眼四周,好奇问道:
“怎不见令兄?”
申仪解释道:
“兄长已经於城內备下酒宴,为诸位將军接风洗尘。”
“特命我来接待诸位。”
话落,侧身让路:
“请將军入城休整。”
曹仁不疑有他,率军入城。
然而,就在魏军大半进入城內时,忽听四面城墙上战鼓骤响。
无数弓弩手现身垛口,箭矢寒光闪烁!
“不好!中计了!”
曹仁猛然醒悟,厉声喝道。
“速退!速退!”
然而为时已晚,城门轰然关闭,城头伏兵尽出,箭如雨下。
与此同时,城外山林间战鼓擂动。
张郃率军杀回,堵住退路。
曹仁环顾四周,只见魏军被困城中,进退维谷,不由咬牙道:
“张郃小儿竟如此狡诈耶!”
关兴立於城楼,大笑道:
“曹仁!汝已入瓮中,何不早降?”
曹仁怒极,拔剑喝道:
“眾將士,隨我杀出去!”
然而,魏军阵型已乱。
前有伏兵,后有追军,陷入绝境。
张郃策马而来,朗声道:
“曹子孝,今日汝插翅难逃矣!”
曹仁目眥欲裂,却知大势已去,只得咬牙死战。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