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关家有女初长成,力拔山兮气盖世
却说李翊正欲登车入宫,面见圣上。
忽闻管事急报:
“关将军车驾已至府门!”
“云长亲至耶?”
李翊眉峰微蹙,旋即整肃衣冠,对左右道:
“速唤夫人公子,随某出迎。”
同样是突然造访,
面对陈矫,李翊只是让他直接进来。
见面后也是起身见个礼,走个过场。
但关羽造访,李翊却是携全家男女老幼出迎。
因为同为开国元勋。
手握军事重权的关羽,需要引起李翊的重视。
这是基本的礼貌,人情世故。
府门洞开,但见关羽一袭绿袍,长髯垂胸,正立于阶前。
见李翊率阖府老幼亲迎,慌忙趋前两步,拱手深揖:
“翊公何须如此!”
“羽冒昧造访,已属失礼,怎敢劳动尊眷!”
关羽也是一个比较正统的人,在没有下拜帖的情况下突然造访,本身属于比较失礼的行为。
结果李翊反而礼遇备至,令关羽好不羞惭。
李翊拱手还礼道:
“关将军乃国家柱石,翊安敢怠慢?”
关羽面现惭色,慨叹道:
“翊公折煞羽也!”
“若无翊公当年运筹帷幄,焉有吾现在今日基业?”
言罢,又向袁莹等女眷行礼。
“深夜叨扰,实非得已,还望诸位夫人海涵。”
袁莹等姝敛衽还礼:
“关将军言重了。”
“久闻关公英风威震华夏,世人闻之无不叹羡。”
“今莅临寒舍,蓬荜生辉。”
待各自见礼后,宾主入得正堂,分席而坐。
侍婢奉上香茗,关羽却不及饮,直抒来意:
“翊公,羽此番唐突,实为小女银屏之婚事。”
关银屏?
李翊捧茶的手微微一顿,拧眉问道:
“可是关三小姐?”
“正是家中老三。”
关羽捋着颔下长须,长叹道:
“小女年方二八,却不习女红,反好弓马。”
“膂力之强,竟胜寻常男儿。”
“这婚事……唉!”
这关三小姐天生神力,远胜男儿。
故民间有言,
关家有女初长成,力拔山兮气盖世。
听闻是为了关三小姐的婚事,袁莹忍不住在一旁插嘴问道:
“关公贵为陛下义弟,令爱又乃金枝玉叶,何愁良配?”
言外之意,就算你女儿巾帼不让须眉,不是传统温婉的闺中小姐。
可以你关二爷在大汉的地位,那些良配还不是上赶着入赘进来。
你还为你女儿愁嫁吗?
关羽丹凤眼一瞪,沉声道:
“京城权贵,多是趋炎附势之徒!”
“虎女安能配犬子?”
话落,忽又觉自己失言,忙向李翊拱手赔礼道:
“某非指翊公,而是指京中那些自私自利,好高骛远之徒。”
李翊摆了摆手,表示无妨。
“云长将军心直口快,某岂不知?”
“然此话出君之口,入某之耳,可切莫外传。”
“在我府上说说没事,可别在外边儿说。”
关羽比之以前,傲上的性子已经收敛了许多。
但骨子里依然歧视那些士大夫。
不过李翊是例外,
李翊是有真才实学的长者,关羽对他还是十分尊敬的。
关羽傲然道:
“那些腌臜之辈,也配听关某肺腑之言?”
“翊公放心,关某这些话,他们听也不配听。”
“……那便好,虽然京中确实有不少人多怀私意。”
“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并非每个人都能够一心为公。”
“看在他们于社稷江山还有些建树的份儿上,关将军也莫在他们面前太过折辱于他们。”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嗯……
关羽闷哼了一声,也不知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
俄顷,关羽又转回正题,正色说道:
“关某思来想去,既不欲使趋炎附势之辈攀附我关氏门第,那便只能另择贤婿。”
“问翊公长子治,年方十八,才德兼备。”
“若蒙不弃,翊公看你我关李两家是否能够就此结下姻亲关系。”
“日后在朝中,也好相互照应。”
袁莹闻言目露喜色,暗扯李翊衣袖。
仿佛在说,这个提议不错。
关三小姐是京中远近闻名的女中豪杰,与儒雅风骚的李治正好文武互补。
最最重要的是,
古代讲究一个门当户对,
尤其是大族之间,那更要门第相配才行。
以李家在全天下的权势,跟谁联姻都比较吃亏。
放眼望去,配得上李家的,也就只有那么几家。
既然老李不太想跟陈家联姻,而威震华夏的关公又主动抛来了橄榄枝。
李家又何必拒之于门外呢?
面对关羽拉下老脸,主动伸来的橄榄枝。
李翊却没有马上应下,而是沉吟半晌,良久才缓缓道:
“婚姻大事,非同儿戏。”
“况今夜仓促,不若另择吉日细商?”
虽然没有马上答应关羽的请求,但却也没有明确拒绝。
显然李翊的意思就是,这件事可以谈。
关李两家联姻并非不可,
只是滋事体大,今晚上关老爷你又是突然造访,搞得太突然了。
咱们还是改天选个好日子,再具体商议这件事。
关羽自然听出了李翊的话外音,大喜道:
“翊公此言大善!”
“关某今夜确实唐突,恕罪恕罪。”
其实关羽早有跟李家联姻的想法,毕竟朝中能让关羽看上的人太少太少了。
除他大哥刘备和三弟张飞外,关羽最喜欢的人便是李翊了。
事实上,除他大哥外,关羽最敬重的人也是李翊。
要说私心的话,关羽肯定多少也有点儿。
李家是天下第一豪门,女儿嫁进去就是虎女变凤女,到哪里都风光无限。
毕竟有哪个当父亲的,喜欢自己女儿嫁出去受罪呢?
只是碍于面子,关羽一直没好意思主动提罢了。
但就在白天的时候,有下人告诉关羽今天有不少人去找李家提亲去了。
关羽初时不在意,
这些年找李家联姻的不少,但都未被李翊放在心上。
直到有人向关羽透露,淮南别驾,陈登的心腹陈矫夜访了相府。
关羽这才有些慌神,
虽不见得陈登一定是来送女儿的,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李治这孩子,也算是关羽看着长大的。
关羽对这个胸有沟壑、敢作敢当的少年还是相当喜欢的,心里早已将之默认为了自家贤婿。
眼看陈矫夜访相府,关羽唯恐陈家捷足先登。
这才来不及送上拜帖,亲自登门造访,商议关李两家联姻事宜。
见此事有成功的可能后,关羽喜出望外,唤身旁随从道:
“来!将礼单呈上。”
侍从依命奉上。
李翊见状,急忙推拒:
“云长将军这是何意?”
关羽则恳切说道:
“区区薄礼,聊表歉意,绝非聘仪。”
“翊公若是不受,羽心难安。”
见其意诚,李翊方命人收下。
宾主又叙片刻,关羽这才起身告辞。
临行前忽驻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