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父皇的江山确实马背得来,但惠帝 明帝也不见得就会武吧?
斜谷之西三十里,魏军残兵败将逶迤而行。
旌旗歪斜,甲胄不全。
韩德头盔已失,披头散发,肩上箭伤犹在渗血。
这位昨日还意气风发的大魏猛将,此刻目光呆滞,口中不住喃喃:
“吾四子……吾四子……”
“尽为赵云所害也。”
残兵行至汉中城下,守军见是韩德旗号,急忙开门。
韩德直奔府衙,见吕乂正在厅中与诸将议事。
乃扑通跪地,放声大哭:
“府君!韩德无能,四子皆丧于赵云之手!”
“三千儿郎,十不存一啊!”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吕乂手中竹简落地,疾步下堂扶起韩德:
“韩将军请起,究竟发生何事了?”
韩德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将战况道来。
当听到赵云单骑连斩四将时,堂上诸将无不色变。
参军程武——乃魏国谋士程昱之子。
他蹙眉道:
“赵云年逾七旬,犹能如此骁勇,实非常人。”
吕乂沉吟良久,忽拍案而起:
“赵云虽勇,毕竟兵少。”
“吾当亲统大军,为韩将军雪恨!”
韩德叩首流血:
“德愿为先锋,必取赵云首级,祭我四子在天之灵!”
程武急谏:
“府君三思!赵云既胜,士气正盛。”
“倒不如固守待援。”
吕乂摆手打断:
“若任赵云在斜谷纵横,汉中危矣。”
“吾意已决,明日出兵!”
次日平明,吕乂亲率八千精兵出城。
金盔白马,手提大砍刀。
左右韩德、程武相随。
探马早报入汉寨,邓芝闻报忧心忡忡:
“将军昨日力战,今日吕乂亲至,恐有恶战。”
“不如暂避其锋,专侯丞相大军到来。”
赵云朗声大笑:
“伯苗何怯也!”
“正要他倾巢而出,方可一举破之!”
遂披挂上马,引千余军出营列阵。
两边都是倔脾气。
一个不服老,一个着急立功。
两军对圆,吕乂在门旗下见赵云虽须发皆白,却威风凛凛。
银枪白马,宛若天神下凡,不禁暗叹:
“人言赵云英雄,果不虚传!”
韩德早已按捺不住,纵马出阵,厉声喝道:
“老贼!杀子之仇,不共戴天!今日必取汝命!”
赵云冷然道:
“昨日放汝生路,奈何不知悔改?”
“今日整军,又来送死?”
韩德目眦尽裂:
“老匹夫灭我满门,还敢妄言!”
话落,挥动开山大斧,直取赵云。
赵云叹道:
“执迷不悟,冥顽不灵!”
乃挺枪相迎。
韩德报仇心切,斧法已乱,不过三合。
被赵云一枪刺穿咽喉,栽落马下。
吕乂见韩德丧命,正欲出战,程武急阻:
“府君不可!赵云锐气正盛,当以计取之!”
吕乂犹豫间,赵云已拍马冲来,急忙闪入阵中。
邓芝见机挥军掩杀,魏军又败一阵,退十余里下寨。
当夜,魏寨中灯火通明。
吕乂聚将议事,面带忧色:
“赵云英勇无敌,如之奈何?”
程武献计道:
“某观赵云虽勇,毕竟年迈。”
“今日连胜,必生骄心。”
“来日可设伏兵,诱其深入,然后图之。”
话音未落,帐外忽传喧哗。
亲兵来报:
韩德部曲百余人,白衣白甲,跪在寨门前求见。
吕乂出帐视之,见这些来自西凉的健儿个个带伤,却目光坚毅。
为首校尉叩首道:
“韩将军待我等恩重如山,今将军满门殉国。”
“我等愿为前部,誓杀赵云!”
吕乂感其忠义,温言抚慰:
“诸位壮士忠心可嘉。”
“然报仇之事,当从长计议。”
“府君!”
校尉昂首道,“赵云连战两日,人困马乏。”
“今夜若劫营,必可成功!”
程武急道:
“不可!赵云宿将,岂不防劫营?”
校尉泣道:
“纵是刀山火海,我等亦在所不辞!”
“若不能报仇,有何面目见韩将军于九泉!”
吕乂见群情激愤,沉吟片刻:
“既然如此……可派小股精锐袭扰,使其不得安眠。”
“明日再行大计。”
“此乃彭越扰楚之法也。”
是夜,魏军数次袭扰汉寨。
虽未造成大损,却使汉军彻夜戒备。
翌日清晨,
吕乂依程武之计,令董禧引三千军伏于左,薛则引三千军伏于右。
自统大军出战。
汉寨中,邓芝见赵云眼布血丝,谏道:
“将军连日征战,今日不妨由末将出战。”
赵云摇头:
“吕乂新败,竟敢再来,必有诡计。”
“老夫正要看他有何能耐!”
两军对阵,魏将潘遂出马挑战。
战不三合,拨马便走。
赵云欲追,邓芝急呼:
“将军小心埋伏!”
赵云大笑道:
“便是龙潭虎穴,吾何惧哉!”
乃纵马追去。
魏阵中八员将齐出,放过吕乂,且战且走。
赵云杀得性起,深入重地。
忽听号炮连响,四面伏兵尽出。
左有董禧,右有薛则,将赵云团团围住。
邓芝引兵来救,却被重重阻隔,不能前进。
赵云被困核心,四顾魏兵如潮水般涌来。
老将军银枪舞动,如梨纷飞,所到之处,人仰马翻。
然魏军前仆后继,越围越厚。
山坡上,吕乂挥旗指挥。
赵云向东则红旗指东,向西则白旗指西,处处受制。
老将军大怒,引兵杀向山坡,欲擒吕乂。
半山中滚木礌石如雨而下,汉军不能前进。
魏军在山上齐声嘲笑:
“赵云老矣!尚能战否?”
赵云闻言,银须倒竖,大喝一声:
“鼠辈安敢欺吾年老!”
话落,竟顶着滚木礌石,单骑冲上山坡。
吕乂见老将军如天神下凡,吓得跌落马下。
急令加强防守,方才挡住赵云。
从辰时杀至酉时,赵云血染征袍,坐骑多处带伤。
眼见天色已晚,只得下令暂歇。
残兵退至一小丘,清点人数,只剩七百余人,且多半带伤。
众人人困马乏,卸甲休息。
赵云倚枪而坐,望着初升的明月,忽忆起建安十三年的清河之战。
那时他率军,单骑闯阵,何等艰险!
在魏军阵中当真是如入无人之境。
如今再不能像往年那般,来去自如了。
念及此,赵云忍不住又是一声长叹。
果真是: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将军,”亲兵递上水囊,“饮些水吧。”
赵云接过,见这亲兵不过十六七岁,面容稚嫩,却已身经数战。
乃温言问道:
“少年惧否?”
少年昂首道:
“能与将军并肩而战,死而无憾!”
赵云抚须长叹:
“善!大汉有此儿郎,何愁不兴!”
忽四面火光冲天,鼓声震地,魏军乘夜来攻。
箭如飞蝗,汉军纷纷举盾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