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就是严世蕃提出的,让诸国内乱,大明发战争财,以缓解国内矛盾压力。
“朝堂之上,称官职!”
“嘉靖七十年之前,也有洪灾吧?影响到百姓什么了?从来没有!”“我朝百姓如今对所谓的小天灾,早已没有了畏惧,因为他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朝廷!”
百姓的矛盾,还能尽可能的调控安抚,官员的矛盾,只会向下转移。
“而且,这意味着,这些国家需要一直存在,这与大明统一全世界的计划相违背。”
“这期间,子子孙孙,何其之多,这火云宗不过是一隅之地的小宗派而已。”
听到嘉靖如此分析,吕芳也是如此考虑,点了点头,道:“奴婢也是这么想的。”
接下来的日子,吕芳没有再返回修仙世界,大明依旧是如火如荼的发展着。
“再说第四阶段,对外扩张。”说着,严嵩语气一顿,道:“当然,三四阶段是一起的。”
这个“得益”就意味着诸国会因此获得仙法。
到时候,功劳有了,大家一起平摊!就这样,这场会议在双方各怀鬼胎之下结束。
一切的一切,抵达终点时,大明体量会何等的庞大,那时大明与修仙世界就没有区别了。
越是大体量的王朝,越是不会轻易扩张,甚至还要保证周边有同等体量的存在。
政绩啊!一切都是为了政绩!尤其是整个大明‘国计总赋’逐年下滑的大趋势,就算各省、府、县账上有钱也不会出去的,比如兴修水利,这可是要支出一笔钱的。
原因是什么?不就是‘巨粮危机’吗?内阁早就给出了两个方案。
严嵩老贼,素来如此,且看他如何打算!众人自然知道,严嵩这么安排,就是在告诉众人,我已经有决断了,你们接下来就别管了,把各自分内的事处理好就行了。
“散修势力越来越多,奴婢仿佛在大角星修仙世界,看到了大明未来的影子。”
许多从事手工业的百姓,将失去生计,导致行业衰退,民间更是有百姓开始对‘启思革新’的国策,发出了质疑。
“然后就是促进经济发展,新领土的开发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鲁卿,徐璠的字。
否则,到时候把凡人矛盾,转化为修仙矛盾,影响的还是你们自己的利益。
“吕芳,”嘉靖开口,严肃的面容微宽,道:“你还有话没说完,把话说完。”
“大角星修仙世界虽然依托于儒家宗法制之下,但修仙世界终究是弱肉强食。”
农业受损,将导致手工业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和市场需求萎缩,从而严重影响手工业的发展。
嘉靖背对着吕芳,沉默许久后,突然话锋一转,道:“修仙世界发展如何了?”
“爹,消息下来了。”
“啪!”高拱又是一拍桌子,怒声道:“我是在说天灾的事吗?我是在问你,为何区区一个月的暴雨,能让如今的大明仙朝发生洪灾!”
这是朝廷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愿意做的,毕竟‘启思革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让百姓从心底里认为自己生活的时代不同,解放思想。
“说到底就是因为这几年来,‘国计总赋’逐年下降,若是朝廷再支出,那就是你户部尚书的无能,同样的道理,县上也一样!”
“诸位,”严嵩说着,抬了抬耷拉的眼皮,道:“你们也不想让修仙资源成为宣泄口吧?”
“若说大明如今治理天下,是在无形中,构筑了一座力量塔,以此得以稳定天下。”
“你们不是没钱,是有钱,但不想拿出来!”高拱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的面色都是一变,因为这是事实。
其实不论哪一个,都能瞬间释放内部压力,这些问题也都不会存在,可皇上没同意!
粮食过剩,这就暴露了很多很多问题。
六部之间更是吵的不可开交,官员见面恨不得把彼此给活吃了。
时间匆匆而过,就在这种朝野内外,都很克制的日子里,时间来到了腊月廿八。
第一个是张居正给出的,跟诸国贸易,出口粮食,以此解决粮食过剩的内部矛盾。
要知道,就算如今大明百业聚兴,可农业终究是大明重点中的重点。
看到这一幕的严嵩,眼底浮现出一抹精光,然后继续语气幽幽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将凡人矛盾,转化为修仙层次的矛盾,并为之负责,那就让矛盾,在凡人层次就彻底解决,不能让事态扩充下去。”
“即便大明会走向无限扩张之路,未来也没法保证,不会走向如今修仙世界的结果。”
“若是他们背后真的有元婴坐镇,又何必不计代价的交好于北港镇内的散修势力?”
“看来,严嵩已经有了解决之法。”众人心中不约而同的想道。
“朝廷为何不拨款修水利,”说着,高拱转身怒视向吏部尚书李渊明,也是严党嫡系,道:“河内县县令,为何还不撤了他的职!”
“可书院统治与大明又有不同,大明是一个国家,每个百姓都要考虑到,而书院不同,若是局部有战乱,只要不违反规定就可以互相倾轧,然后彼此吞噬,释放宗派内部压力。”
“不过,明天在高原不是一样能看到吗……”严世蕃话还没说完,就听严嵩哼道:“过年不回家,高原相见有什么意思。”
“给他去信,除夕夜前,必须赶回来。”见老爹如此强硬,严世蕃也无奈,只能道:“是,这小子要是不回来,我亲自去绑!”
闻言,严嵩微微回头,仰视着严世蕃,突然发出一声哼笑,严世蕃见此也跟着笑起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