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最后十年,整体的政绩均摊下来,他这个县丞,也能收获不少。这大名气的那寸土寸金。就算是一些贫穷落后的区域,那也仅仅只是相对来说而已。

所以他这个县丞,如果官职想要往上提一提,大明境内是别想了,只能前往大明周边那些,原来还是某小国地域当官了。

可即便如此,这些七品知县小官也是五十人打破脑袋都要争抢的。

像是海外诸多布政使司,比如法兰西布政使司,不列颠布政使司等等曾经的繁华之地。

可以说在大明官场上要是没有一定背景的话,这些地方根本插不进去人。

曾经的海外诸国地域的官职,早已经被当初那些向大明投诚的家族垄断。

其实,对于官场来说,如今的大明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了。

不少大明低阶官员,眼力比较活泛的,早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域外诸星。

就等着朝廷宣布,举朝步入星辰大海呢。

“堂尊,可是觉着有什么不妥之处?”到底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

徐雷仅仅只是愣了片刻,便从孙兴尧对晋江县的态度上嗅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一般县丞,在一县之地被称为二老爷。

若是放在凡人王朝里,那二老爷跟知县这个大老爷之间都是心腹关系。

可是在大明步入修仙王朝,各阶官员靠着政绩可以获得仙法和仙禄后,影响不可谓不巨大,起初一县之地可谓是竞争极其残酷。

下官时时刻刻盯着上官犯错,然后拉下来自己上位,从而大权在握,发展政绩。

一时间,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这种现象可谓是盛极一时。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再加上大明高层权力的不断洗牌,大大小小的官员,最终全都被整理,划分成了一股股势力。

就算是小小的七品知县,若是要追根溯源的话,也能找到朝中某一派系头上。

如此一来,吏治上可谓是上通下达!

朝廷有什么好的政策,只要朝中几个大佬点头,那么大明就能完美的运转不出错。

如此一来,就算是最末尾的县衙之地,从知县到下面的小吏,都是一脉心腹。

自然而然的,当初那种下官盼着上官死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了。

比方说金华县的知县,孙兴尧还有县丞徐雷,若是一路追溯到朝廷那就是裕王一脉。

而孙兴尧跟徐雷,又是东林书院出身,虽然地位不同,师承不同,但终究是一脉。

心中念头一闪而过,孙兴尧转身看向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徐雷,开口道:

“之后,对晋江县的帮扶停下吧。”

“什么?停下?”听到孙兴尧的话,徐雷差点儿以为自己听错了,当即道:

“堂尊,晋江县这五年来一直在憋着一股劲,想要搞一个大工程。”

“而且,这工程若是成了,晋江县或许可以一跃成为全大明的一线大县。”

“就算是相比一府之地也是不遑多让啊!”

“可以说,为了支持晋江县的这个工程,他们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都压上去了,不仅如此还借了其他县不少资源。”

“一旦这个工程,晋江那边做成的话,那么政绩结算,我们也能吃到不少。”说着,徐雷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堂尊,别忘了,现在是嘉靖一百四十年,皇上他们闭关十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