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浩如烟海的信息流淌过心间,九次真元淬炼的法门精细而繁复,层层递进,每一步都需谨小慎微,引动真元洗练周身,沟通天地,确实是真武一脉数百年积累的精华所在。

“这九次淬炼之法,体系严谨,步步为营,的确是修炼基石,但比起《太虚真经》的宏大立意与玄奥还是差了一些。 ”

陈庆心中比较,高下立判。

不过,他也并未小觑这门功法。

“宗门记载中,亦不乏天资卓绝之辈,凭借《真武凝神法》完成九次以上淬炼,甚至有人借此触及十次淬炼的门槛,这说明此法本身潜力不俗,关键在于修炼者自身的悟性与根基,我身负《太虚真经》,眼界已开,未来若以《真武凝神法》为表,《太虚真经》为,相互印证,未必不能踩在先贤的肩膀上,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路……淬炼十四次,甚至十五次,也并非痴心妄想! ”

这个念头一起,连陈庆心潮泛起波澜。

这将是超越创派祖师记录的壮举!

压下这份远大的憧憬,他将注意力转向那三门神通秘术。

“山河大印”他已在邓子长老手中见识过,引动山河之势,镇压一切,乃是刚猛无俦的攻伐大术。第二门“玄龟灵甲术”,则是一门极佳的防御神通,凝练真元与一丝大地精气,化作玄龟灵甲护体,据说练至大成,灵甲生生不息,防御力极为惊人。

第三门,名为“真武荡魔剑阵”,并非枪法,而是一门将真元极度压缩,化作无坚不摧的凛冽剑阵的神通,其意与真武荡魔枪意一脉相承,专破邪魔外道,威力极端强横,但修炼难度也是最高。仔细体悟三门神通的修炼诀窍,陈庆很快发现,神通秘术与武学招式截然不同。

武学招式更侧重于自身力量的应用技巧、发力法门与意境的融合,是“术”的层面。

而神通秘术,则开始涉及引动、撬动乃至驾驭外界天地之力,是“法”的层面,需要对天地元气运用,并将其以独特的真元运转方式具现出来。

“神通秘术,更像是一种对术法的初步运用和理解,并非一成不变,理论上,若对某种“道理'理解足够深刻,甚至能自行开发、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神通。”

陈庆若有所思,仿佛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然而,知易行难。

想要修成这三门神通,也并非易事,各有其先决条件。

山河大印需采集地脉中精纯的“戊土精气”融入真元,方能初步凝练印诀,引动山河之势。采集戊土精气并非易事,需寻找到地脉节点,且过程耗时耗力。

玄龟灵甲术则需炼化一种名为“北冥玄煞”的极寒煞气入体,与真元结合,方能凝聚出玄龟灵甲。北冥玄煞通常只在极北苦寒之地或某些特殊秘境深处才能找到,颇为罕见。

至于真武荡魔剑阵,此术要求更是苛刻。

不仅需要足足十八柄属性相合、灵性相通的宝剑作为阵基,更关键的,是需引动一种名为“天阳正水”的天地奇物,洗练自身气海,使得自身真元蕴养出一股煌煌正气,至阳至刚,如此方能驾驭剑阵,发挥出其荡魔诛邪的无上威能。

“果然,神通秘术绝非轻易可成。”

陈庆摇了摇头。

他有面板在手,只要满足最基础的入门条件,后续的修炼便可依靠勤奋和资源堆砌上去。

陈庆不再多想,收敛心神,继续运转《太虚真经》,巩固刚刚突破的真元境修为,同时温养初生的神识,为几日后的七星台挑战做最后的准备。

庭院外,冬雪悄落,覆盖山峦,一片静谧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四日后的七星台,人满为患。

天宝上宗内门弟子闻风而动,将这座巨台围得水泄不通。

其中,九霄一脉的弟子来得最多,声势浩大,显然是为卢辰铭助威而来。

在靠近擂台的最佳观战位置,两道身影尤为引人注目,正是九霄一脉的真传弟子钟宇与燕池。钟宇身姿挺拔,面容俊朗,他望着空荡荡的擂台,淡淡道:“卢师弟此番破境,气势如虹,拿下此战当无悬念,只望他莫要因旧怨而下手过重,毕竞同门切磋,点到为止即可。”

他话语看似公允,但提及“旧怨”二字时,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

这不仅仅是因为脉系之争,更深层处,或许还夹杂着因沉修永、阮灵修等人而对陈庆产生的那份莫名芥蒂。

一旁的燕池闻言,轻笑一声。

他今日穿着一袭绯色长袍,衬得肌肤胜雪,容颜之美,竟让周围不少初见他容貌的弟子看得怔住,心生摇曳。

然而,当一些新晋弟子从旁人口中得知这位“美人”竟是男子时,无不愕然,连忙转过头去,心中暗叹世上竞有如此美艳的男子,同时又觉诡异非常。

燕池对周遭目光浑不在意,“钟师兄何必操心过多?卢师弟自有分寸,不过,那陈庆能逼得卢师弟在罡劲境时便全力以赴,甚至最终败北,如今虽境界落后,但谁又知道他是否还藏着什底牌呢?我倒觉得,此战或许比预想的更有趣些。”

他目光流转,带着几分玩味,似乎更乐于见到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

相较于钟宇的不善,他对于陈庆倒是颇为好奇。

毕竟宗门内炼体之人本就不多,尤其是陈庆还修炼了佛门至高秘传的存在。

曲河率领真武一脉弟子抵达时,场中气氛凝重,众人皆神色肃穆。

唯独他面容平静如水,眼底却藏着一抹难以察觉的期待。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