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那些没轮到使牛的,也自发地在后面帮忙扶着犁梢,或者用带来的耙子、锄头,将大块的土坷垃敲碎、耙平。

“省力!太省力了!”扶犁的汉子兴奋得满脸通红,对着旁边的老父亲喊:“爹!你看!往年咱仨人拉犁,累死累活半天也犁不完一亩!这牛拉着新犁,我一个时辰怕不是能犁两亩!还不用弯腰驼背!”

老父亲蹲在田埂上,浑浊的眼睛紧紧盯着那不断翻涌而出的新土,嘴角咧到了耳根,不住地点头:“好……好啊!张使君……这是给咱庄稼人送来了活命的神牛、神犁啊!”

他粗糙的手抓起一把刚翻出来的、还带着湿气的泥土,用力攥了攥,感受着那肥沃的油性,仿佛已经看到了秋日沉甸甸的谷穗。

孩童们在翻松的土地边追逐嬉闹,清脆的笑声在田野上空回荡。

有胆大的孩子,偷偷跑到刚卸了犁、正在休息的牛儿旁边,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那温热的、布满褶皱的牛皮,引来大人善意的呵斥和笑声。

牛儿温顺地甩甩尾巴,继续低头啃食着田埂边刚冒头的嫩草。

“使君万岁!”不知是谁,在沸腾的人声中,激动地高喊了一句。这声音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更大的回响。

“使君万岁!”

“多打粮食,报答使君!”

质朴而热烈的呼喊此起彼伏,汇聚成一股充满生机的洪流,在虑虒初春的原野上久久回荡。

那是对生存最本能的渴望,更是对赐予他们这份切实希望的张显,最直白、最厚重的感激与拥戴。

……

在虑虒城东一片向阳的缓坡上,气氛则带着几分新奇与试探,这里是县衙划出的“南瓜试种区”。

几十户被抽中试种的农人,正按照县衙派来的小吏指导,小心翼翼地侍弄着那些他们从未见过的“南瓜籽苗”。

小吏手里捧着一个硕大如斗、金灿灿的南瓜——这是张显特意从家园田中带来做示范的实物。

这巨大的、饱满的、散发着奇异光泽的瓜果,让围观的农人们看得目瞪口呆,啧啧称奇。

“诸位父老请看,这便是南瓜!使君带来的祥瑞嘉禾!”小吏指着手中的大南瓜,声音洪亮。

“此物耐旱,不挑地,坡地、沙地皆可种!藤蔓能爬,占地不多,却结瓜甚多!一个瓜,少则十数斤,多则数十斤!蒸煮皆宜,饱腹顶饿,瓜籽炒食亦香,瓜藤嫩叶亦可作菜!更难得是,易储存!存好了,能从秋吃到春!”

他一边说,一边指导农人挖出浅穴:“穴不必太深,间距要宽些,一穴点籽苗两三粒,覆土半寸,浇透水即可,待出苗后,选留壮苗一株……”

里正赵有田蹲在地上,按照小吏的指点,极其郑重地将三粒扁平的南瓜籽放入松软的土穴中,如同埋下稀世珍宝。

他身边的几个老农,也学着他的样子,动作谨慎得近乎笨拙。

“赵里正,这……这金疙瘩,真能长成?”一个老汉看着手里那几粒小小的、其貌不扬的种子,再看看小吏手中那磨盘大的实物,依旧觉得难以置信。

赵有田小心地覆上细土,轻轻压实,浑浊的眼睛里却闪烁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光芒、

“老哥,使君是什么人?那是能带着几百人杀穿几千胡骑、把那些天杀的胡人头颅筑成京观的杀神!也是能开仓放粮、分发神犁神牛、让咱穷人过上好日子的圣人!他老人家拿出来的东西,能是假的?他说能长成磨盘大,那就一定能!”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环视着这片刚刚播下希望的坡地,语气斩钉截铁、

“好好伺候着!这南瓜,就是咱虑虒人往后的救命粮,也是咱报答使君恩情的指望!谁要是侍弄不好,别说使君,我赵有田第一个饶不了他!”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变得无比认真。

那金灿灿的大南瓜,如同一个触手可及的金色梦境,深深地烙进了这些朴实农人的心底。

他们开始想象着藤蔓爬满坡地、绿叶如盖、金瓜累累的景象,那沉甸甸的收获感,驱散了所有疑虑,只余下满腔干劲。

回去后,不少人家悄悄在灶台边不起眼的角落,用泥巴捏了个小小的南瓜形状,权当是供奉起这新得的希望之神。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