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

王烈德高望重,足以安定并州士林之心,陈纪名门之后,才干卓著,正是整顿吏治的得力臂膀。

这两人出山,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这千头万绪的乱局之中。

欣喜之色在张显脸上清晰地浮现,他松开拉住的手臂忍不住在案前踱了两步。

荀彧看着主公难得的情绪外露,心中也颇为欣喜。

然而,这份欣喜并未持续太久,张显的脚步缓缓停下,眼中的光芒渐渐沉淀,重新被一种更深沉的思虑所取代。

他走回案后,手指轻轻拂过那堆积如山的文牍,目光落在窗外的景色里。

“文若啊。”张显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喟叹。

“虽王公、陈元方出山,解我燃眉之急安士林之心,此乃大善,然则……”

他顿了顿,手指在案上那份记载密报的竹简上点了点。

“此等名士大贤,终究是借他山之石,其心志高洁其才学广博,然其根基在清望在门第在士林之誉。

他们可为我稳定局面,整顿吏治,却终究……”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烛火,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并州之困,根在积弊百年,欲真正改变,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倚靠一二名士便能彻底扭转,我需要的是开启民智、从底层培养真正信得过且有实干的干才!”

他知晓请王烈陈纪二人不过是权宜之计,是为了堵住因王氏倾倒而沸沸扬扬的悠悠之口。

他的根不在东汉士林,而在广袤萍野之中的百姓身上。

现在借着王陈二人的声望暂时平衡了洛阳那边的士人获得了一些喘息之机,虽然不知晓能持续多久,但已然是足够了。

因为还有八九月,一场更大的风波就能将那所谓的百年豪族覆灭的动荡彻底抵消。

这段时间里便暂时稳着这二人吧,待时局一乱再逐渐收回权柄!

他看向荀彧,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位王佐之才的倚重和感慨:“今日能得王公元方之才,全赖文若三寸不烂之舌,洞悉人心!某欲表你为晋阳令不知可否?”

荀彧连忙躬身:“主公谬赞,彧不过尽己所能,因势利导,王公、元方兄本就有济世安民之志,只是困于时局,现下主公除暴安良锐意革新,这才方是他们愿意出山的根本。”

“这晋阳令.”说实在的荀彧有点动心。

张显摆摆手,示意荀彧不必过谦:“那便这么定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调度曹魏诸事都能做到游刃有余,一个小小的太原张显相信荀彧定然是能够治理通顺。

他重新坐回案后,手指敲击着那份密报,眼神重新变得冷静。

“囤积粮秣.”

“想发动乱之财是吧.”

“司法曹悬于并州头顶的第一刀就从你们开始好了!”

“传赵石!”

“诺!”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