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童子清稚的读书声,在凛冽的寒风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穿透冰霜的生机。
那中年儒生也是流离之人,姓周,是从中山国逃难来的,妻女都死在路上。
刚到桃源时形销骨立,整日枯坐流泪。
是夏侯兰亲自将他带到草堂,让他教里面的孩童读书识字这才让他稍稍找回点了心气。
“人之初,性本善…”童音依旧朗朗。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体格比之常人壮硕几分的庄护入内,小声的在周书生耳边低语。
“夏侯管事有令,今日先放课。”
周书生愣了一下,旋即点头:“知晓。”
待庄护离开,草堂学子将一篇课文念完,他从讲桌旁起身。
“好了,今日课业便到这里,尔等放课后都返回家中不要乱跑。”
“下课!”
“先生辛苦.”
百多名孩童在一张张的小方桌旁起身,而后朝上首先生鞠躬。
孩童中,黄叙以及李真两人结伴走出了草堂。
一年不见,两小儿都长高了许多,面色红润,体态健康。
“真儿姐,你说今天怎么下课下的这么早啊?”
黄叙捧着书本,语气轻柔。
李真看了他一眼,嘴角龇牙咧嘴了起来:“肯定是有什么大事了,你看庄子里,好多地方的烟火都停下来了。”
“为啥啊?”
黄叙还是有些不太清楚。
李真白了他一眼:“你个笨蛋,这么明显都看不出来吗?我们要走了!”
“走?去哪啊?”
黄叙有些发懵,在桃源不是待得好好的吗?
“哼!先生都说你学东西快,但是反应怎么就这么慢呢?还能去哪?!”
李真深吸了一口气眼角的喜意都要跃上眉梢跳出来了:“那当然是去家主那儿了!”
“叔父还有父亲!”
黄叙一下子反应了过来:“真儿姐你是说我们要去叔父那里了!”
李真咯咯的笑了起来脑袋点的跟小鸡啄米一样:“嗯嗯嗯。”
眼神中闪烁的期待格外的明显。
约莫一个时辰后。
桃源校场。
每家每户当家的汉子跟寡妇都聚集在了这里。
点将台上。
夏侯兰用铁皮喇叭讲述了张显发来的信件。
桃源之民要全部向并州转移了。
各家各户都要在这几天将自家的物资收拢好统计入库一并运输,等到了并州再一齐发放。
消息一出场面一阵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