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春天到了
王烈抚须笑容温和:“使君年已二十有四,威望日隆根基渐深。
然,使君府中,至今未闻有家眷之声未见嗣子承欢膝下,此非小事也。”
他的语气不疾不徐,却字字敲在关键点上。
荀彧立刻跟上,如同早已准备好的僚佐,接口道:“王公所言极是!主公,彧斗胆,此事关乎根本不得不言!”
“主公!你非寻常士子,乃一方之雄主!太原郡数十万军民之望系于你一身!”
他深吸一口气,直视张显,声音愈发恳切。
“何为栋梁?何为枝蔓?子嗣血脉,便是这栋梁之基,延展之根!主公正值春秋鼎盛,精力充沛,自无大碍。
容彧胡言,此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若主公万一……万一有所不虞,这偌大的基业,谁来继承?
这数十万依附主公得以存活的百姓,谁来庇护?”
荀彧的话,如同一柄冰冷的剑,直指核心。
王烈在一旁微微颔首,补充道。
“文若虽言直,却切中要害,如今中原大乱,使君坐镇一方已经不会轻易被调动,自古权柄交接,最易生乱。
若以国论,主少则臣疑,使君推行新政革新吏治,破家灭门者不知凡几,暗中积怨者岂在少数?
若无血脉强嗣坐镇震慑宵小,凝聚人心,一旦有变,顷刻间便是树倒猢狲散,你多年心血必将毁于一旦!届时,并州再陷战火,流民复为饿殍,此岂是使君所愿见?”
张显沉默了。
他并非不通世事之人。
穿越而来,深知在封建时代,尤其是在这乱世将起的东汉末年,一个势力的领袖有无子嗣,子嗣是否健康聪慧,直接关系到整个集团的凝聚力和未来预期。
手下人跟着你打拼,除了理想和现实利益,更希望看到这个“事业”能长久,能传之后代,他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从中受益。
没有明确的继承人,就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人心浮动,意味着潜在的背叛风险。
他理解荀彧和王烈的担忧,也认同其中的道理。
但是……
“文若,王公。”张显开口,声音平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你们的苦心,我明白,子嗣之事,关乎基业传承,确非小事。”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晋阳城井然有序的街景。
“只是……”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荀彧和王烈:“纳妾生子繁衍血脉,于我而言易如反掌。
以我如今身份,只需放出风声,太原乃至并州境内,愿将女儿送入我府中的豪族富户,恐怕能踏破门槛。
甚至你们二位,想必心中也早已有合适的人选考量?”
荀彧和王烈对视一眼,没有否认。
这确实是他们的想法之一,门当户对知书达理的世家女,是最稳妥的选择,既能稳固与地方豪族的关系,也能为未来的继承人提供良好的母族背景跟资源。
张显却摇了摇头:“但我不愿如此草率。”
他走回案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变得深邃:“我张显之妻当是我真心所愿,而非联姻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