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妇人们攥着粮票,脸上带着喜色,换取那额外配给的平价粗布,针线,还有那金贵的,带着甜味的褐色块。

孩子们围着卖的棚子,眼巴巴地看着,小脸上满是渴望。

营区中央的空地上,临时搭起了更大的粥棚。

几口巨大的铁锅里,翻滚着红白的肉骨,香气扑鼻,旁边还架起了蒸笼,里面是热气腾腾的杂粮窝头!

直道上,一车一车民间组织起来的物资往这边送着,张显让亲卫队亲自去监督,以防有人犯糊涂。

“加餐了!加餐了!今日咬灾,太原百姓自发筹集了物资,加上前将军的恩典!杂粮窝头肉汤管饱!凭户牌领取!”

伙夫们扯着嗓子吆喝,脸上也带着笑容。

军属们扶老携幼,拿着自家的户牌,在吏员们的维持下,井然有序地排队。

今天的营食是满满一大碗油瓦亮还有不少肉屑的肉汤,和几个热乎的窝头。

刘三嫂也领着狗娃排队,领到了两碗肉汤和六个窝头。

到了傍晚时分,几辆覆盖着油布的牛车在执法队的护送下驶入营区,荀彧竟也亲自来了!

他裹着厚厚的裘氅,站在寒风中,对聚集过来的军属们朗声道。

“奉前将军令!凡安北军士卒家眷,按户丁,每户领粟米十斤,粗布三尺,盐三两!以为咬灾礼,袪来年灾害!”

安置营瞬间沸腾!欢呼声震天动地!

“谢前将军恩典!”

“张候仁善!”

文吏们迅速在临时搭起的棚子下摆开桌案,对照着厚厚的军属名册,开始有条不紊地发放咬灾礼。

刘三嫂抱着分到的沉甸甸的粮袋,一卷粗布和一小包用油纸包着的青盐,激动得浑身发抖。

这么多粮食!这么多布!还有盐!今年年节看来能过得不错了!

她看到荀彧站在寒风中,亲自看着发放,不时还温和地对一些抱着孩子的妇人老人体恤。

这位清贵的大官,此刻在她眼里,如同救苦救难的神仙。

“娘!你看!是张姨!”狗娃突然指着营区一处喊道。

刘三嫂望去,只见一辆朴素的青篷马车停在营区外。

车帘掀开一角,露出一张清丽却带着一丝疲惫的侧脸,正是张宁。

她披着素色的斗篷,目光静静地扫过喧闹的营区,扫过那些捧着咬灾礼,脸上洋溢着希望笑容的妇孺,最终,她的视线投向了营区外那片被白雪覆盖的,空旷的原野。

她的眼神复杂,有欣慰,有追忆,这条路…似乎,真的走通了,这些人…有饭吃了,有衣穿了,孩子能念书了…

她放下车帘,马车悄无声息地驶离,如同来时一样安静。

夜幕降临,热闹也渐渐褪去。

窝棚里,刘三嫂用新得的布,就着火塘的微光,仔细地给狗娃缝制着一件新的里衬。

狗娃趴在她膝头,已经睡着了,小脸上还沾着窝头的碎屑跟油,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

隔壁传来陈阿婆断断续续哼唱的的小调,带着冀州老家的腔调。

远处,安北军大营的方向,隐隐传来操练的口号声,在寒风中铿锵有力。

凛冬未去,风雪依旧。

咬灾节:

腊月初一在东汉民间被称为“咬灾节”,寓意通过特定习俗驱除灾祸,祈求新年平安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