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此事文若会安排妥当,但工曹司也不能全依赖于各郡输送,自有人才培养体系也要同步进行。”

韩暨拱手:“暨领命!”

张显颔首,目光转向戏志才:“志才,强阴控扼北疆商道,位置关键。农事亦是根本,如今并北草原牧民归化,草场丰美,但靠天吃饭终究不稳。

改良的苜蓿草种已在太原试种两年有余,成效显著,耐寒、耐旱、产量高,乃上佳牧草。

今次尔回返强阴,需将此草大力推广种植于水草丰美之地。

另,兴修水利之地,再开荒田,实行农牧相合,以农养牧,以牧促农。”

戏忠早有准备,他起身拱手一礼:“主公明鉴!强阴已探明三处河谷,地势绝佳,可筑坝蓄水!若征发民力,辅以水泥筑坝,引山泉,雪水入新渠,可灌溉草场数十万亩,更可滋养新垦良田!然…”

他指向沙盘上预估的工程量:“工程浩大,耗资巨万,非强阴一县之力可支,且需大量精通水利之匠人指导。”

“钱粮之事,郡府统筹!”荀彧接口,语气沉稳有力。

“去岁并州粮赋丰盈,府库充实,可拨付专款钱粮,优先保障强阴水利工程!工曹司需调拨足量水泥,开山器械,并选派得力水工匠师随志才同往。

五原,云中两郡新定,可调拨部分归顺胡部青壮及部分胡俘劳力参与建设,以工代赈,加速融合。”

他看向张显,张显点头表示认可。

“暨明白,工曹司优先保障!”韩暨立刻应道。

议题迅速铺开,众人当即就并州发展展开了激烈而务实的商议。

“我之意思还是那句话,路通则百业通!”

张显的手指划过沙盘上崎岖的太行山径。

“苇泽关连通冀州,赵虎!”

“末将在!”赵虎声若洪钟。

“太行径道拓宽加固工程,后续进度如何?遇何阻碍?”

“禀主公!”赵虎抱拳,黝黑的脸膛上满是刚毅。

“最难啃的几处险隘早已被完善,道路通达!若想继续扩宽,山石坚硬,只能反复烧石覆水,好在太行之中不缺柴薪。”

张显沉吟:“太行一道稳扎稳打即可,如今径道比之以前已然是便捷数倍,眼下太原也无法对凿石开路提供太多的支援,只能靠你自己了。”

“诺!”赵虎领命。

张显颔首,转移了目光。

“另外,水乃命脉,尤其边郡!”

“各郡县,开凿深井,修建蓄水陂塘,列为今明两年工曹,田曹首要考功之项!所需人力,物力,各地优先自理,得出闲手,在支援四方,总之不论何种天灾,我都要我并州,无赤地千里,渴毙道旁之惨事!”

“诺!”

一众主官吏员起身齐拱手。

张显摆了摆手掌让他们继续坐下。

下首,王烈开口了。

“教化仍是百年大计!”

“主公,各郡,蒙学,县学,夜校已立,但良师难求,典籍匮乏。

老朽恳请,拨专款于晋阳设典籍馆,抄录天下典籍,广印蒙学教材,农工百技之书,分发各学!并定期抽调各学优异者至郡学深造,优中选优,充实师资!”

“可以。”张显微微颔首看向荀彧。

“文若,此事由你与王公总揽,所需钱粮,场地,尽快拿出章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一事不得马虎。”

“唯。”荀彧拱手。

议事从清晨持续至日影西斜,堂内青铜鉴中的冰块早已化尽,侍从悄然更换了新的。

每一项议题都经过激烈而务实的辩论,从如何鼓励边郡胡汉通婚加速融合的具体章程,如通婚家庭优先分配上好草场或田地,减免部分赋税,到在强阴,五原设立大型边市以利商旅,控物资的具体位置和管理细则。

从如何优化军屯与民屯比例,到新设驿站,烽燧的选址与维护……每一项决策都力求落在实处,责任明确到人。

沙盘上的标记越来越多,密密麻麻,代表即将破土动工的水库的蓝色小旗插便并州,象征道路延伸的红色细线从晋阳辐射向各郡。

当最后一项关于在并州全境推行简化户籍登记,以便利管理,税收和徭役征发的细则议定,窗外已是暮色四合。

张显环视众人,看着一张张或疲惫或坚毅的面孔,他缓缓起身。

“并州新定,百废俱兴,此乃我辈奋发之时!诸君今日所议,皆为并州万民福祉,为社稷北疆永固!

三年计划纲要既定,望诸君各司其职,戮力同心!今日议事截止,明后两日再行复议细则。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