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高高在上的世家,那真是一群群当猪杀的。如今在大宋一家之中有考上一个进士的,便足以在族谱单开一页。
更不用说像张家一门两进士的。
在族谱上更得大书特书一般,将来墓志铭都得是大宋高官来写才行。
“嘿嘿嘿。”
饶是性格豪迈的张亢,面对宋煊夸耀他父亲的话,脸上也是止不住的得色。
“十二郎今后也能光耀门楣。”
宋煊靠在竹椅上,听着船只破开流水的声音,悠悠的道:
“俺听人言,母弱出商贾,父强做士郎,名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张亢停下喝酒的动作,当即愣愣的看向宋煊。
他可以发誓!
这四句话,长这么大都没有听说过。
有了宋煊先前随口一说便是千古名句的例子在先,张亢可以肯定这定然是宋煊假借他人之口说出来的。
这种事实在是过于直白。
宋煊自己个便是母弱,年纪轻轻经营个凉浆铺子养活他自己,而大宋的恩荫制度自是能应对上。
“十二郎有如此见识,当真是让人钦佩啊。”
张亢的话让宋煊愣了一下,他本以为这句话是很常见的,流传怎么也得几百上千年了。
可这四句总结还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写在水浒传当中的。
“其实我也跟你一样,家里没什么助力,我爷爷那辈好歹是个县令。”
张亢哼笑一声:“我平日里可都是对外宣称自己是张全义的七世孙,可我发现对于我在官场上并没有什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