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此事直到真宗时期,天子权柄旁落,才会让这句话过于放大,但也偶有文官被弃市。

待到仁宗时期,遇到对谁都仁的赵祯,才能完美执行。

而且第一个灌输赵祯的说祖制便是范仲淹,然后富弼,文彦博等相继跟上。

所有的文官都为此努力。

但是郑戬认为到了士大夫这个圈层,谁不会主动维护圈子?

可他着实没有料到,晏殊这个曾经的神童,如今的知府,竟然会不与自己站在同一个立场上。

晏殊瞧着郑戬一副不服气的模样,淡淡的道:

“太祖有言,不得杀上书严事者,宋十二所言,有何差错?”

紧接着张方平再次行叉手礼:

“诸位相公,其实十二哥后面还说了一句,那便是俺听人言:

读书是为了明理,明了理就有了主张,知道该怎么做。但理是在变化的,又不能守死理。”

“此言大善。”

范仲淹也不是个死读书的,宋煊的话当真是入了他的心。

最重要的是他是经历过官场的。

他遇到那些张嘴闭嘴之乎者也不干实事的同僚,实在是厌恶的很。

满嘴的圣人之言,可惜全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被誉为大宋第一完人的范仲淹,对于这类读书人当真是看不上眼。

饶是宋绶对宋煊的这句话也是十分认同,他也是在官场上厮混数年,当然晓得不少读书人当官后的秉性。

郑戬没有再过多辩驳,至少他没有揪出宋煊这话里面的漏洞。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