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就穿上紫袍的晏殊,即使他秉承着中庸之道,更是没有多少政敌,相对而言朋友还是有着不少的。
人家神童给你写封信叫你宣扬一下应天府书院,尤其是各地私学还不咋地。
无论是为了朋友,为了学子的前途,更为了自己的教化之功,帮晏殊吆喝两句又能咋样?
范仲淹忙的焦头烂额,晏殊过来帮忙。
这个场子是他热起来的,也给各级官员打了招呼。
若是有学子来参加考试,尽量安排在书院周遭民宿当中,暂住几天,以此来让他们顺利参与考试。
这是一件大事!
“十二郎。”
丁哲对于宋煊这位金主很是客气,躬身行叉手礼:
“按照官府要求,特来询问家里有没有可以借宿的地方,学子们就近安排一二。”
宋煊打量了一下跟在丁哲后面的学子,衣服上的补丁足有七八个,穿着草鞋,面色坚毅。
他看向宋煊也是率先行礼。
“丁捕头,你知道的,俺家里人口多,房间是有不少,但就剩了一间可以居住的房间,较为简陋,还望这位同窗不要过于嫌弃。”
石介连忙开口道:“这位同窗能收留我居住三日,便已经极好了,我并无他求,在下石介,兖州奉符县人,行十九。”
“宋煊,宁陵县勒马镇人,行十二。”
“多谢十二郎。”
宋煊便亲自引着石介往前走,他自是不晓得眼前这个人求师于范仲淹后,走上泰山学派创始人的道路。
泰山学派是理学开始崛起初期出现的一个学派,这群人都是主治《春秋》的!
石介比宋煊年长三岁,虽然他长得不如宋煊高,整体也是脸色较黑,捏着包裹的手有茧子,像是长期在田间劳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