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端情况下,个人的道德选择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甚至后代的生存。
道德往往成为一种奢侈品。
社会底层的百姓在面对这种冲突时,往往会选择生存优先。
因为生存是最基本的需求。
当然这种选择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视道德,而是现实的残酷迫使他们做出妥协。
圣人才是仅有的且不易出现的群体。
宋煊虽然读着所谓的圣贤书,可他一点都不相信圣贤之言,早就被他的拥簇者改成适应封建王朝发展的儒术了。
“宋少爷不必高看我,其实我也是没得选。”
何老太太依旧诚恳的道:“若是让我们娘俩一人抱一个来宋少爷这里报信,是无法摆脱追兵。”
“不如让我儿子舍命去跑,因为我相信就算我们祖孙死了,少爷也定然不会亏待我的家人。”
宋煊莞尔一笑,举起茶杯道:
“现在给你钱,便是害了你全家,若是不急,且先等等,俺必有重谢。”
“宋少爷。”
何老太太站起来,又给宋煊跪下:“我。”
“哎,快起来。”宋煊连忙扶起她,语气坚定:
“老太太,您不必如此,您的恩义之心,我宋煊铭记于心。您放心,我定不会亏待您的家人。”
何老太太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她知道宋煊是个言出必行的人。
她点了点头,缓缓坐下,心中却依旧难以平静。
宋煊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像何老太太这样的人并不多见。
她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
宋煊暗暗叹了一口气,明白为啥老板都愿意雇佣拖家带口的。
最好是全家老小都只有一个人上班工作的那种纯纯牛马了。
宋煊又详细问了问何老太太的生平,随即又叮嘱道:
“待到你家孙儿年长一岁,俺便资助他去私塾读书开蒙,争取也能考进应天书院,走上科举之路。”
听到这话,何老太太浑身上下都有些哆嗦。
宋煊的这份大礼,砸的她语无伦次,一下子就怔在那里。
其实她再享福,还能享受几年?
不如让孙子变成读书人,将来更加有出息这事,能够支撑她。
毕竟读书这事在大宋是下放到平民了,可也是一件极为费钱的事。
待到何老太太出门后,还是有些心不在焉的,险些被门槛绊倒。
还得是她孙女何小茹眼疾手快的扶了她一把。
何老太太顿时有了支撑点,整个人都伏在瘦弱的何小茹身上,缓了一会才脸上带笑。
这个时候何家媳妇一瞧娘这样了,连忙过来搀扶,询问怎么回事。
因为按照宋少爷的性子,定然不会殴打老妇人。
何老太太稳住心神,小声的道:“宋少爷说是要资助你儿子读书。”
“啊?”
何家媳妇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更是呆愣在原地。
然后整个人都陷入了巨大的狂喜当中。
“我儿子也能读书了?”
婆媳俩坐在台阶上,瞧着还在找猫逗狗流着鼻涕的孩子,想了想,招手过来打了几下屁股,告诫他今后不能这么玩了。
嗷嗷的哭声以及哄笑声,夹杂着狗叫。
宋煊倒是没留他们吃饭,可何家一家老小觉得这件事比留他们吃顿饭要好上许多,更是让赵四与江大二人十分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