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能说出什么让他们高看一眼的计策来。
可万万没想到此时他提出的办法,根本就不是如何打击对手,保住自己庞大的收益。
而是宋十二把目光放在整个大宋境内,只要干这个买卖的,朝廷就要收取重税!这都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他是要把想要上桌的人,全都按在桌子上,当成一盘菜,分而食之。
谁都得为自己的贪心,付出代价!
俺宋十二开拓的市场,可不是谁都能来横插一杠子的。
“咳咳咳。”
还是晏殊咳嗽了几声,试探性的询问:
“十二哥儿哎,我方才的话,不是那个意思。”
“你再好好想想,总归是你自己想出的挣钱买卖,做事没必要那么激进的。”
宋煊就知道晏殊在这种事上靠不住,于是他瞥向了一旁的范仲淹。
范仲淹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宋唯一完人。
他方才听了宋煊的话,简直是头皮发麻。
这种人得是什么境界啊?
如此挣钱的买卖,如此大的谋划。
是为了大宋朝廷。
更是为了天下百姓!
范仲淹站在政治立场上,这么多年,他发现宋煊是自己第一个志同道合之人呐。
正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寻。
“十二哥儿好大的谋划。”
范仲淹先是肯定了一句,然后有些激动的站起身来走动。
“此事让我好好想一想,以前我只是想着靠十二郎铺子的收益改变书院目前的困境。”
“但是十二郎如此谋划,倒是显得我自己的眼界窄了。”
“此举可比查抄屡禁不绝的赌坊要获利更大,若是大宋各地遍地开。”
“定然能够为朝廷增加许多赋税,还能让百姓也有干这个活的赚钱养家。”
范仲淹自是从宋煊这里看到了,被他雇佣的那些人生活的改变。
就算其余人不如宋煊这般宅心仁厚,可依旧能解决一部分百姓的生存问题。
这相当于变相了增加了做工的人。
晏殊目瞪口呆的瞧着这俩人,在这讨论如此大事。
关键是这二人目前没有一个是大宋的官员。
全都是潜在的官。
“你们俩不要如此的异想天开。”
晏殊叹了口气:“谋划的是很好,但最终落实到做上面,不知道要出多少幺蛾子。”
“出幺蛾子好啊!”
宋煊嘿嘿笑了一通:
“其实俺觉得,出幺蛾子才是朝廷最好下手的,要不然师出无名,正好杀鸡儆猴。”
“守规矩的商家自然无事,可以吃一些利钱,可有人犯法,那就有了更多的理由,让他把钱都吐出来。”
“倒是好主意,如此暴利的行业,岂能被他人给占据,而朝廷不收一文?”
范仲淹极为赞同宋煊的话。
“此事倒是不着急谋划,与朝廷奏明,且等待你的通知。”
“好。”
宋煊与范仲淹二人齐齐看向晏殊。
晏殊沉默的应了一声,不在多说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
晏殊曾经很擅长猜中天子的心思,帮助他做出合适的决定,且为之保守秘密。
而如今的刘太后不需要其余人帮她做决定,再加上天子说话也不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