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岂能轻易让给旁人?

况且自己的小女儿可是集完全宠爱于一身。

若不是宋煊过于优秀,吕夷简都不舍得自己这个才十四岁的小女儿出嫁呢。

在吕夷简看来,宋十二他赚到了,有一丝的迟疑,都是对他宋煊自己将来官运亨通的不尊重!

在角落里的二楼上,赵祯坐在椅子上。

他瞧着乌压压一片的举子,还有东京城百姓。

自从白龙鱼服过一次后,赵祯突然有些喜欢上这种感觉。

赵祯以前还不理解自家老爹为什么总是喜欢去宫外厮混。

如今赵祯长大后亲身经历,突然理解他爹了。

因为东京城的许多事,都比皇宫内有趣的多。

“如此多的人才,可惜不能全都为我效命。”

赵祯也知道能来京城参加省试的学子,都是各州府的优秀学子。

但是每次通过殿试也就那么两三百人。

若是三年一次,至少需要七十年才能把外面的举子全都收入囊中。

可赵祯知道这是不现实的。

有几个举子能坚持二三十年都来参加科举考试啊?

许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到殿试那步。

更不用说每年还会有大批新学子加入考试大军当中。

朝廷也没有那么多位置给他们去当官,主政一方。

先前他受到许多举子拜见,心情激动之下说出了扩招的口谕。

这是赵祯自己第一次独立自主的宣布命令,尽管刘太后以及诸位宰相都没有反驳。

但是他们话里话外都意思都是在说,如今大宋的官员已经极多,若是再不控制一下。

将来朝廷每年的税收就全都要给官员发放俸禄了。

一旦黄河闹灾,或者大宋其余各地发生灾害,朝廷都拿不出多少钱来的。

“我什么时候能够收回燕云十六州啊?”

赵祯悠悠的叹了口气。

若是大宋的领土增加,那相对的官职也就会增加了。

就可以收拢更多的天下英才为朕所用了!

天无二日。

这件事始终是真宗皇帝心中的痛。

可是通过大辽与西夏之间的战事,赵祯发现大宋可能对付西夏都有些困难,至少战马方面差距太大。

更何况十七八岁,正是敢想敢干的年纪。

岁数大了之后,他才会变得要权衡利弊,想的更多,变得更加保守起来。

贴身宦官张茂则不敢轻易搭话茬。

毕竟他们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官家宠信你,也不是让你一个宦官可以随意谈论国家大事的。

这些事。

干爹以前就教导过。

赵祯手搭凉棚,奔着外面瞧着,看了好一会,他才出声询问:

“你有没有发现十二哥的身影?”

“回官家,臣没有发现。”

张茂则敢忙往前站了好一会才道:

“臣以为十二哥不是个喜欢太大热闹的,故而应该还没来?”

“他还没来?”

赵祯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笑了两声。

此举倒是符合宋煊的性子。

别看下面那些举子急的都跳脚了,想要知道结果。

可是十二哥他就一丁点都不慌不忙的。

果然父皇以前说过成大事者泰山崩于前,脸上都不会有神色变化。

赵祯又想起昨日那个算卦之人说的,五位宰相从他面前走过。

他回宫后立即查看那份名单,发现只有宋煊、文彦博、韩琦三人通过了省试,那欧阳修、张源皆是没有通过。

兴许下次吧,赵祯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今年这次省试的策论实在是太难了。

再加上又是第一次科举考试改革,许多优秀的举子不能立即适应,那也是情有可原的。

宋煊与韩琦都是应天府解元,文彦博在汾州也排名靠前,但是欧阳修与张源排名都是中等,并没那么突出。

赵祯只能猜测他们二人是没有调整好状态。

至于那算卦的最后用一枚天圣通宝压在了十二那两个字上,赵祯至今都没有思虑明白。

倒是有人建议,叫皇城司的暗卫去把那个算卦的给抓来,赵祯给拒绝了。

有些事,他还是要自己想一想。

张茂则没有继续言语,眼睛一直都在看举子的背影。

因为他觉得依照宋煊的身条,一旦出现在广场上,定然能够被他给瞬间认出来。

文彦博与高若讷站在人群当中。

“宽夫,你在张望些什么?”

“我在看宋十二如何还没到?”

文彦博对于自己的好友并没有隐瞒:

“昨日同游大相国寺期间,倒是与张源聊了几句,说是宋煊他们押中考题了,故而都答的不错。”

“啊?”高若讷有些不敢相信:

“还有这种好事呢?”

“嗯,倒是运气不错。”

文彦博紧了紧自己的衣角:

“下次你也好好押题,碰碰运气。”

高若讷自从考场上出来之后,就与文彦博说自己没有考好。

有关治理黄河的策略,他写都写不出来。

以前都没有关注到这些,更何况以策论为主也是今年突然开始的。

大家以前都是练习诗赋的。

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高若讷想了下:

“你觉得会元会不会被宋十二给摘走?”

“最近东京城出现不少风声,都是他能夺得会元,许多人都去赌坊里买了一手。”

“赌坊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文彦博哼笑一声:“不过我觉得这次他们看走眼了,要赔付一大笔钱。”

高若讷也是点头赞同。

毕竟宋煊对外的实力,更多是诗赋名动三京。

天圣五年的省试改策论为主要录取点,诗赋的份量一下子就降下来。

可是赌坊的人却是不这么想,他们就是想要利用宋煊赚钱。

否则如何能过高调的拿宋煊宣扬?

若是宋煊当真中了会元,对于被他们哄骗进赌坊买赌注的,那更是赚到了。

没有赌坊愿意往外赔钱的。

咚咚咚。

锣声终于响起来了。

贡院的大门打开。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人群一阵嗡动。

就算是假寐的吕夷简也直接站起身来。

此番通过省试的超过千人,除了宋煊之外,兴许也有一些较为优秀的学子。

吕家是个大家族,就算是吕夷简自己没有亲女儿可以招婿了,可是侄女们以及小堂妹还是可以的。

吕家已然到了这个位置上,不苦心经营,万一落寞了,如何对得起先祖?

兵丁有些蛮横的分开人群,护送着张榜以及唱榜人员过去。

实在是人太多了,不蛮横,根本就走不动道路。

“避让,张榜!”

“速速避让!”

兵丁高声呼喊。

若不是顾及有“将来官老爷”的身份,真是要哨棒开路了。

围观者如潮水涌动,举子、书童、贩夫走卒,以及准备榜下捉婿的富商豪仆,个个都穿着短打。

准备一会把被自家老爷看上眼的举子,直接从人群当中抬出去。

这种场合,要的就是手快有手慢无。

在一等三年之后,自家的女儿年纪大了,还能等着吗?

榜单张贴靠在礼部南院东墙指出。

大宋固定的放榜处,被称为金榜墙。

大宋的榜单一般都是从末名开始,俗称念倒榜。

最后揭秘第一名落谁家。

同时也是调动许多举子的心气!

让第一名享受更多的羡慕的目光。

许多读书人也愿意受到众星捧月的对待。

“天圣五年春闱榜单,正式张榜。”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