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宋煊准备先剪除陈尧佐的左膀右臂,把他拉下府尹的位置,再寻机找陈尧咨报仇。

总之,阴谋论被传的有鼻子有眼。

而且这种事,谁能清楚是真是假,还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拱火呢?

“宋大官人。”

苏掌柜的瞧着宋煊来了,连忙上前十几步,往自己这边引导。

“久仰久仰,状元郎能来我们八仙楼吃饭,简直是让小店蓬荜生辉啊!”

能在东京城混成正店的,自然不是什么小店。

宋煊哈哈笑了两声:“希望别让本官失望啊。”

“定然让大官人满意而归。”

“好说,满意我再来。”

听着宋煊的话,苏掌柜的连忙引导着宋煊走过新搭建的彩楼,走到大厅内。

宋煊在班楼的做派,他可是全都打探清楚了。

而一旁的班楼伙计,瞧着宋煊带人去隔壁吃饭,自是满脸哀愁之色。

谁让自家掌柜的不知道轻重呢。

如今班掌柜已经病了好几天了,生意一落千丈。

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道能不能扛得过去。

就算扛过来,可背后的掌控者都不一定让他扛过来!

“大官人,请坐,我等特意重新摆放的座椅,诸位在一楼完全可以坐下。”

宋煊点点头,表示筹办的不错,于是率先坐下来。

墙壁上画着的是八仙图,这与宋煊印象当中的八仙不一样。

毕竟如今的曹国舅岁数也不大呢。

民间还没有他的传闻。

“这八仙都是谁?”

宋煊指了指墙上的绘画:

“我倒是不甚熟悉。”

苏掌柜一听宋煊感兴趣,立马就给介绍起来了。

万一宋状元喝的尽兴,瞧着八仙,忍不住写一首词那也是极好的。

这种事只能看人家心情,而不能强行要求。

你以为自己是大宋官家啊?

苏掌柜一边腹诽,一边给宋煊介绍。

八仙最早出现在唐代。

唐人江炽有《八仙传》,杜甫诗中有“饮中八仙”,指八位诗人。

五代时后蜀主孟昶曾得到道士张素卿所绘八仙真形八幅。

这八位神仙是李已、容成、董仲舒、张道、严君平、李八百、长寿、葛水。

八仙的传说在唐代已经存在,但当时的人物和名称并不固定。

被后人所熟知的正式定型是在明代,写了一本演义小说广为流传。

此时的八仙楼便是后蜀主得到的八仙图,复刻在此。

茶水上来,顺便端上了时果拼盘,请他们先开开胃。

宋煊连带着县丞主簿,以及六房户曹坐在一桌,其余人都是各自以房为单位聚集,固定的座椅,人多的可以与其余房拼桌。

除了周德绒三两个人,较为忐忑外,其余几个都是十分热络。

反正县衙大头都被县丞给拿走了,宋大官人敲打他实在是正常。

咱们平日里连口汤都不好喝,如今有了机会,自是想要亲近宋煊。

没瞧见看门狗齐乐成如今都混的同宋煊身边两个保镖一桌了吗?

就是因为他先让宋大官人记住了。

有如此先例在,县衙当中不少人都愿意尝试抱宋煊的大腿。

许多吏员以及临时工坐在椅子上都是极为新奇的。

他们当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有在正店当中吃过饭。

如今总算是圆梦了。

以往他们都是要凑份子钱的。

白吃白喝大官人一顿,前所未有的体验。

他们凑份子钱请宋煊吃一顿,那能有什么可吹嘘的?

宋煊请他们吃一顿,那可是能往外吹嘘。

就这些日子,三班衙役那些个人没少吹嘘宋煊请他们吃饭的事。

谁不羡慕?

可是这种又不能去主动问宋煊,大官人什么时候请我们也过过嘴瘾?

宋煊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安静,都看向他。

“诸位今日能来,算是给我宋十二一个面子。”

众人连连称呼不敢。

宋煊又让众人坐下,不必如此拘谨:

“你们的俸禄我早就看过发放记录了,可以说是大部分人都是白给官府干活的,如此一来,定会把你们逼上贪赃枉法的道路。”

第一句先是一句大棒砸下来,心惊胆战的人是坐在宋煊这桌子上的头目。

其余人同样紧张兮兮。

这是要追究以往的过错?

户房传出来的消息,大家可是都听说过。

“以前的事,不归本官管,我也懒得追究,可若是今后再犯,就别怪本官不留情面。”

既往不咎,但不意味着以后犯错不处理你们。

众人屏住呼吸,明白新任知县是再给他们立规矩。

可他们这些小喽喽,哪有多少机会贪钱呐?

特别是临时工,大多数都得贴钱上班,想着跟自己的头吃香的喝辣的。

但这种机会也不多。

宋煊接着说道:

“诸位的家庭,我大多都了解了,哪有什么大富大贵之家。”

“大富大贵之家能做吏员吗?”

这话没有人笑,大多数都是如此。

大宋吏员真是好事,那能不排队就轮得到他们这批普通人吗?

也就是朝廷的政策变了,才让不少富贵人家的子弟进来了,比如宋江那类中小地主。

可是一点都不缺钱。

放在宋朝初期,可是一点都不会考虑在县衙当个吏员的。

“所以我决定,今后会择优把那些临时在县衙工作的人留下。”

“若是这些人想要长久干下去,那就转为吏员,给些俸禄,免得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至于名册内的吏员,本官会想法子筹集一些资金,给你们干得好的人发补贴。”

“当然了,补贴范围也包括临时工转入到名册里的那些人。”

宋煊这三句话,就让许多吏员以及临时工眼睛一亮。

“大官人要给增加吏员名册?”

“这可太好了!”

“是啊,就是不知道怎么才算是表现的好。”

“当然是大官人说东咱们就往东啊,还用想吗?”

“你们没瞧见以前班县尉他们在开封府衙面前都抬不起头来,跟着大官人去闹了一场,他们全都夹着尾巴走路,不敢惹班县尉他们了。”

“对对对,差点忘了此事。”

“那姓秦的通判还一直都被压在咱们监牢当中,其余人屁都不敢放一个,就等着开封府尹回来救他呢。”

“若是大官人真多能说到做到,那我是愿意的。”

“呸,就你这个好吃懒做的样子,能轮到到你,要轮那也是我!”

不止一桌在议论,许多桌的人都在议论。

县丞周德绒与主簿郑文焕对视了一眼,都没言语。

不是。

他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这不是胡闹的吗?

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知县上任后,是拿着自己钱往外撒银子的。

而不是把县衙的公使钱以及诸多吏员凑的孝敬揣在自己腰包里。

周德绒他们按照规矩是要给宋煊送节日礼的,还有什么夏日冰敬,冬日碳敬。

结果宋煊不要,给他们省了钱。

周德绒等人不高兴,但是下面的人十分高兴,省了一大笔支出。

毕竟每次给上官“集资”,他们这几个人也不会出钱,反倒会借机享受享受捞取好处。

如今宋煊都不要,他们敢要吗?

更不用说以前那些知县连饼都不会给他们这些人画的。

哪个知县会把这群人包括临时工当人看?

一个大棒,一颗甜枣下去。

别看套路老,但是至少能让大部分人都对宋煊充满了期待。

如此好的上官,谁遇到过?

宋煊坐下之后,打量了一下在座的头头们:

“你们觉得怎么样?”

“好。”

县丞周德绒连忙举杯道:“大官人当真是照拂下面这帮吏员。”

“对对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