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393章 力度刚刚好

承明殿。

刘太后要每五日来这里一次。

垂帘听政,裁决大事。

在这个场景下,皇帝赵禎就如同傀儡一样坐在一旁,什么话都不能说,主意也不用他拿。

甚至私底下召见重臣也不被允许。

就算赵禎去昭应玉清宫居住,身边也会被派人跟著。

確保赵禎不会接触到朝廷重臣。

至於宋煊这个小小七品官员,在朝中没人脉没军队,更没有资歷。

曹利用也没有那种振臂一呼,就能掌控禁军的能力。

赵禎与宋煊交流,刘娥根本就无所谓。

一个皇帝去学习具体县衙政务怎么操作吗?

那还要群臣做什么!

在刘娥看来,县衙的政务那也太低级了。

当皇帝,首先就是要治人才能治理天下。

只要把眼前的这群臣子治理好了,治理天下就能成功了大半。

要不然朝廷每年费那么多俸禄养他们做甚呢?

更不用说刘娥通过一系列的“护短”操作,已经让眾人成功把宋煊是“后党”一派的身份给“做实”了。

否则单凭宋煊一个新科状元,能主持针对东京城灾民的大事吗?

賑灾。

在朝廷的规划当中,从来不是一件隨意对付的小事。

启用新人,端的是刘娥胆大妄为,敢於信任宋煊能做好。

如今事实证明宋煊做的有模有样,

眾人全都站在大殿內。

宋煊照例站在以前队伍的末尾。

隨著宦官的通报,刘娥已经坐在了帘子后面,同样坐下的还有赵禎。

官员行礼,刘娥的声音从帘子內透露出来。

如今摆在大宋面前最为重要的便是黄河绝口之事,她先询问了有关滑州水患的进度。

张知白匯报了一下晏殊以及陈尧佐等人的情况。

总之,目前是稳中向好的,但是需要朝廷再拨一些賑灾款。

刘娥知道滑州水灾很严重,倒是也没拒绝,而是让三司使的人再好好算帐,爭取拿出一笔钱来。

程琳当即领命,表示他会继续凑钱,但目前情况比较特殊,尤其是辽国使团快要进京了。

到时候岁幣还需要给提前准备好嘍,这点是不能动的。

否则大宋理亏,澶渊之盟就此打破,双方怕是会再次起爭端。

那更是大问题了。

刘娥眉头微挑,让程琳等人再想想办法,这件事確实是大事。

在她看来,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否则到时候再需要皇帝亲征,怕是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没了。

王曾等人说这开源节流的建议,希望大娘娘能够採纳。

刘娥点点头表示赞同,今后宫中用度要削减一二,以做榜样,各个衙门也要少费一些公使钱。

待到滑州水灾的事,相商完后,刘娥主动叫宋煊近前来匯报。

宋煊从最后的队尾当中走出来,周遭都是穿著绿袍,就混入了他这么一个朱服银袋金腰带的年轻人。

在旁人看来,他这身装扮,著实是刺眼啊!

与他同列的曾公亮,瞧著宋煊这身华服,心里止不住的羡慕。

就算自己比他早三年当进士,可现在依旧是外派的知县,品级还不如宋煊高的,更不用说能穿上这么一身。

那得多威风啊!

刘从德从人群当中望过去,宋煊龙行虎步拿著笏板走上前来。

他手里的笏板是木头製作的,主打一个便宜耐操。

比宋煊品级高一些的用竹製,玉制。

高官甚至可以用象牙製造的。

刘从德瞧了一眼自己手中的象牙笏板。

虽然他品级不高,但是独得大娘娘宠爱,穿著紫袍金鱼袋金腰带,都没有人反对。

“臣宋煊,见过官家、大娘娘。”

赵禎嘴角轻微上扬。

別人都把大娘娘称在前头,唯有十二哥会记得这种小细节。

刘娥也不想与宋煊纠结这种小事。

谁都清楚宋煊是被谁点为状元的。

皇帝他们二人之间是关係不错,那也要看场合。

刘娥隔著帘子开口道:“宋知县,你就说一说有关东京城賑灾之事。”

宋煊这才老老实实的说了一期工程的完成度和费,以及二期工程等预算。

刘娥其实早就探查的差不多了。

此时是宋煊正式匯报,倒是让眾人都听了个遍。

谁都没有料到宋煊搞了这么大的工程,竟然费这么一丁点钱財。

“宋状元没有谎报金钱用度?”

程琳是估算过滑州水灾所需的金钱的,特別是宋煊以工代賑的计划。

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东京城虽然遭遇大雨,但是在我提前清淤的情况下,並没有造成大规模积水。”

“所以就算不得受灾,只需要餵饱城外灾民的肚子就成,粮食是朝廷粮仓调拨出来的陈粮,我没给折价算进费当中。”

“其实朝廷费不少,若是按照市场上卖的粮价,可太费钱了。”

“诸位,这只是一期工程的工钱以及菜钱费,我方才说了,工程一期一期的干。”

“这样才能让朝廷喘口气,不至於一文钱都掏不出来。”

诸多臣子开始议论起来了。

就宋煊的做法,大家都是在东京城当中,要么就路过看见过,要么就是耳朵听说过。

他指挥这么多人干活,费这一点。

那宋状元可真是过於精打细算了。

不知道他是怎么苛待那些灾民。

但是偏偏城外那群灾民对他多是呼喊宋青天,没有什么坏话传出来。

一个个的,还带著全家来城內游玩的呢。

曾公亮也是头一次听到宋煊的费,他眼睛都瞪起来了,这也太省钱了。

曾公亮是真的治理过水患,当然知道有多费钱。

要知道这里可是东京城,什么物价都会比会稽县要高出不少呢。

就这,他宋十二还能如此省钱,没有闹出大乱子来。

曾公亮算是明白大娘娘为什么力排眾议,能够把如此重任放在宋煊的肩上扛著。

“不错。”

刘娥点点头,十分满意朝臣的反应。

“接下来二期工程是清理淤泥,这些淤泥你打算要怎么做?”

“我打算僱佣人都给运输到城外去烧成青砖。”

“烧砖?”

刘娥点点头,觉得宋煊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