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412章 朕的钱(今儿还两万)

辽国汉人士大夫依旧选择隱忍。

澶渊之盟后,辽国对汉人的政策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士大夫奉辽国为正朔。

所以他们都愿意在辽国为官,为自己家族获取更多的利益。

而且辽国的士大夫们目前对於回归大宋並不是那么的在意,他们在辽国更能受到重用。

可是一旦回归宋国,燕云之地就变成边陲落后之地。

本地士大夫的地位会一落千丈,他们就算参加科举,那也没多大把握。

在他们看来宋朝国家英俊如林,科举本来就竞爭极为激烈。

若是南归,他们定是考不过这群中原人。

在大宋朝廷还能有政治地位吗?

家族还能绵延富贵吗?

全都会化为乌有的。

中原科举是什么难度,大辽科举是什么难度?

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

他们这些燕云之地的士大夫读书人进入宋朝后,兴许连最开始的乡试都无法通过。

上升通道等第一步就被堵死了,那还谈什么家族的政治前途?

要不然等朱元璋一统南北后,也不会搞南北两榜,就是为了扶持此处。

所以即使汉儿一直都被契丹人鄙视,他们这些汉臣也会选择默默忍受,而不是叛逃大宋求取富贵。

最为重要的是,大宋的政策是对在大辽当官之人,叛逃过来不会有什么优待,还会怀疑你是来当谍子的。

反倒是不当官的百姓叛逃过来,朝廷会给予优待的。

大辽的士大夫们选择继续忍受,而此时大宋的士大夫已经在东京城主持摸鱼大赛决赛了。

今日是最后一日,这场赛事过了之后,官府就要全力清淤。

宋煊站在高台上。

汴河两岸聚集了许多百姓。

他们大都押了赌注,参与到这场盛事当中来。

而被挑选出来的参赛选手,他们也都是进行抽籤决定穿上几號的衣服。

一切都是未知的。

你想要押宝哪一个具体的人,根本就没机会。

全都凭藉自己的运气。

运气好,那就能赚钱。

运气不好,赔钱就成了。

谁都说不出话来。

不仅帮助宋煊的一些官员、国子监学子悉数到场,连带著契丹人也都出来凑热闹。

如今天下承平,在这种赛事当中,带点赌头,那更是让许多人都变的兴奋起来。

曾公亮、宋庠、张方平、吕公弼等人全都站在看台上。

此处相比於人挤人倒是稍微显的宽阔些。

他们正在谈笑,但是宋庠却发现了宋煊身边乔装打扮的官家。

他脸上凝重之色,一闪而过,又接过话茬,没有往外透露。

宋庠觉得官家来站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曾公亮是见过官家的,但是他主要是站在大殿末尾。

看的並不清晰。

热闹的现场,他也没有把心思放在官家会来这里热闹处去想。

“当真是热闹啊!”

曾公亮忍不住感慨道:“若不是因为灾情,谁看见此景都是盛世啊!”

“不错。”

宋庠也赞同。

相比於死气沉沉的灾害,如今这番场景,也会让周遭百姓產生向上的心思。

而且也不用朝廷把这批灾民纳入厢军体系內,无异於为朝廷將来数年都省去了许多额外支出。

宋庠在三司使工作,对於朝廷税款的支出深有体会,对於庞大的军费支出,那更是看的他眼皮子直跳。

若是再无限制的增加厢军人数,总有一天赋税会无法覆盖的,到时候朝廷就会出了大问题。

宋庠在看数据的时候,先帝末期军队人数就超过九十万人了,若是再多把百姓编入厢军,破百万也就是这几年的事了。

仅仅是日常军餉军粮就耗费极大。

若是一旦发生战事,后期保障、转运、赏赐、组织动员、损耗、管理等等,军费怕是要超过五千万了。

如今朝廷一年才有六千万左右的收入。

再加上官员的俸禄、皇室与宗室的支出。

若是没有皇帝的小金库再往外散財,那当真是入不敷出了。

这种情况直到赵禎自己亲政后任用一大批贤才,以及他自己生性节俭,连带著后宫也有模有样的效仿。

国家收入破亿,他也积攒了许多钱財,只不过一闹天灾,士卒数量就在大幅度上涨,支出也越来越多。

到了中后期,宋朝面临著巨大的財政压力,造成了积贫的局面。

这不是说宋朝贫穷,而是財政上的窘迫和收支失衡。

如今赵禎的內库当真跟空了的差不多。

宋庠发现年岁尚小的宋煊面对这种天灾丝毫不慌,能想出这种別出心裁的办法来。

简直是一举多得,非常值得推广,怨不得大娘娘要把这个法子定为国策。

果然这连中三元之人,那也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

宋庠算是彻底的服气了。

当年他弟弟宋祁写信,宋庠还没怎么放在心上。

双方老家也是认识的,就算要拜访,那也是宋煊年岁更小,辈分也小,更要主动来拜访他。

但宋煊没有,完全靠他自己闯荡出来了。

“嘿嘿嘿,我始终觉得宋状元控制粮价的手段,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著实是让我羡慕。”

吕公弼对於眼前这种活动並不是那么的放在心上。

大宋百姓都好官扑。

只不过京师百姓更盛。

可反向催涨粮价,促使更多的粮商去购买粮食运到东京城,甚至连刘从德都带著姻亲一起买粮食。

现在东京城的粮食储备可是比闹灾前还要多。

谁能把价格再涨起来了?

一下子就稳定了京师的粮价,把那帮投机倒把之人给坑了。

“是啊,我当年修筑河堤的时候,也遇到了这种事,只能儘量下令降低粮价。”

“可是那些粮商反倒会每日限制售卖数量,买不到的人只能在背地里买高价粮。”

“好在是水利兴修顺利做完,要不然我也成了会稽的罪人了。”

曾公亮是真的在地方上为官,他们几个听的津津有味。

吕公弼再次笑了笑:“听闻滑州那里,可没有东京城这般容易。”

“滑州灾民太多,灾情也很严重。”

宋庠倒是没有嘲笑:

“不过宋状元能在这里赚钱,朝廷也就能调拨更多的钱粮支持滑州,也算是双贏,要不然就麻烦了。”

宋人在议论纷纷。

契丹人也是来凑热闹。

“看样子,宋人还真是喜欢这种与民同乐的场景。”

大辽也会举办活动。

不过一般都是契丹贵族参加,连契丹底层人都没机会,更何况是一般的汉儿呢。

他们都不配。

萧匹敌出身后族,对於“阶级”这件事是从小就被刻在骨子里的。

怎么能掺和在一起呢?

平白辱没了身份。

“难道宋人真的缺钱到这种地步了,所以宋煊才会举办这种赛事?”

对於萧匹敌的询问,耶律宗福摇摇头,不知道真假。

辽国人对於宋朝的认知,都是十分富裕。

而且岁幣给的也十分的痛快,从来都没有拖欠过。

听他父辈说,刚开始签订盟约的时候,双方都很担忧对方会擅自撕毁盟约。

所以在边境上都没有放鬆警惕。

几年的顺利交接,才让双方確认对方都没有撕毁盟约的意图,双方使者才开始往来密切。

一百多年的和平相处,辽国使者访问宋朝光是纸面记载就有三百多次。

“那属於咱们辽国的岁幣还能拿到吗?”

耶律宗福指了指这人山人海的现场:

“光是看这群人都参与了官扑,你就不必担心南朝不会给咱们岁幣这件事。”

耶律宗福隨便算一算,每个人只押注十文,现场这么多人,也早就把岁幣的数目给凑到了。

而且依照閒汉的说辞。

到了决赛,可不是押注十文的事了。

如此巨量的財富,耶律宗福才猛然想起,什么叫藏富於民。

待到合適的时候,宋人再通过一场赛事收回来,用来渡过难关。

萧匹敌便不再关心了,他就是来东京城凑热闹的。

只要钱到手就成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