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今日大朝会可是让众人看了许多乐子。
以樊铮为首的台谏官们,集体发难弹劾宋煊以权谋私等等罪名,结果反被说的哑口无言,全都丢了乌纱帽。
现如今朝廷又开始重新改革制定台谏官制度,着实是让文臣武将心里极为畅快。
正如宋状元所言,一帮欺软怕硬之人,也配担任台谏官?
若是他们谁都敢弹劾,那咱们兴许还佩服他。
结果一个个看人下菜碟,简直是给士大夫群体丢脸,有什么可鄙视武将的?
樊铮等人被拉着蹲在大殿外,看着众人走过。
不少臣子故意大声重复着,我怎么听见狗叫了呢?
原来这就是狗叫声啊!
紧接着便是一阵哈哈大笑的声音传过来。
还有人说今日涨见识了,学习了一个新词。
原来帷薄不修是这个意思啊,还是他们读书人会给自己脸上贴金之类的话。
台谏官这活本来就是故意找茬的,谁能喜欢他们这个群体?
再加上平日里没事找事,光看他们见人下菜碟的操作,就能窥探出平日里有多么的操蛋。
樊铮等人犹如被斗败了狗一样,就那么无助的等着被奚落。
按照以往的经验,他们这种清高的职位,将来必定能够往上爬。
现如今跌落凡尘,被人奚落,还让他们主动体面,如此落差,不是谁都受得了的。
宋煊站在几个人面前,居高临下的道:
“樊铮,是谁指使你干的?”
“没有人指使我!”
樊铮咬牙切齿的道:
“我就是看不惯你以权谋私罢了。”
“啧啧啧。”
宋煊哼笑一声:
“诸位,都到了这个份上,尔等尚且不自知自己是被人给利用了,那你们活该被革职。”
“我宋煊为官之后,一向不愿与旁人结仇,可偏偏有不长眼的找我麻烦,那就不要怪我反击了。”
宋煊指着樊铮道:
“不过你不说,我自己也会去查的,无非就是那几个人,范围很小的。”
樊铮脸色越发难看,他没想到宋煊不仅落井下石,还要过来看看石头有没有砸到他的脑袋。
其余几个台谏官的眼睛已经看向樊铮了。
“樊铮,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收了旁人的好处,让你来做这件事?”
“我没有!”樊铮大叫着:
“是他诬陷我。”
“他诬陷我啊。”
“我等都被你害了,死都不让我们死个明白吗?”
眼瞅着他们几个陷入争斗当中,宋煊倒是想要继续看热闹。
他不相信这件事背后没有人指使。
就算没有,那他也打算让他们认为是有人在背后使坏的。
毕竟谣言许多时候都不需要逻辑,而臆想又是人类的天性。
只要是引导他们想了,这件事就不可避免的继续发展下去。
谁都会被猜疑的。
宋煊不仅要落井下石,还要让他们没法子团结在一起,狗咬狗最好呢。
毕竟朝廷要他们自己体面,宋煊不能在明面上打击报复,要不然今后官场人人自危,要提防宋煊了。
“宋状元,大娘娘有请。”
杨怀敏从大殿内出来,喊了一声。
宋煊点点头,对着依旧看热闹的曹利用:
“岳父,不必管他们,你们先回去,我一会再过去。”
“嗯。”
曹利用是想要动手的。
要不是女婿在这,他非要让他们好好瞧瞧,什么叫你兵爷爷来了。
读书人讲道理,可老子是武将。
喜欢用拳头讲道理。
曹利用瞧着女婿离开,也哼了一声走了。
宋煊又进入大殿,跟着杨怀敏进入一旁的偏殿,到了属于皇帝在等待大朝会休息的地方。
此时赵祯已经走了,刘娥目前不怎么让赵祯接触政务了。
“臣见过大娘娘。”
刘娥此时一身那也是帝王服装。
她坐在一旁,示意宋煊坐下说话。
一旁的侍女连忙把茶水奉上。
“方才在殿上你说的倒是不错。”
刘娥观察着自己白皙的手指,看着新修饰的指甲:
“这批台谏官没几个能用的,也该限制他们的权力了,要不然还有多少臣子肯安心做事。”
“大娘娘说的是。”
刘娥瞥了宋煊一眼:
“我知道你在大殿上说的较为委婉,现在就咱们两个,你在台谏官这件事上还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大娘娘当真是明察秋毫。”
宋煊自是先吹捧了一句:“其实台谏官不受到督查,非常容易出现灯下黑的问题。”
“灯下黑?”刘娥哂笑了一声:“倒是如此。”
“理应让尚书省督查御史台和谏院,御史台和谏院监察尚书省,他们之间互相监察。”
“还要设立专门的监司互察法,绝不能让他们互相勾连起来,否则怕不是和。”
“和什么?”
刘娥被勾起了好奇心,难不成宋煊还想要弹劾其余部门?
宋煊咳嗽了一声:“大娘娘,其实人在官场上,难免会有几个知己好友,所以有些话,臣不好一直都往外说啊。”
刘娥挥挥手,让其余人在外面候着,她没想到宋煊年纪不大,心思倒是不小。
这种保密意识,怕是整个大宋的官员都没有几个。
“大娘娘。”宋煊微微拱手道:
“臣其实是怀疑司天监和翰林天文院之间的同僚,已经互相勾结在一起了。”
“哦?”刘娥眉头微挑:
“莫不是因为他们都预算错了会下一场大雨之事,所以让你觉得他们都不靠谱?”
宋煊点点头:
“确实如此,本来观测天象是一件苦差事,整夜都不能睡觉,没几个人扛得住的。”
“再加太宗皇帝时期,针对两方结果不一样,是要受到惩处的,所以他们兢兢业业。”
“真宗皇帝为人却是宽容,所以对于这些事并不如太宗皇帝那么严格。”
“如今新帝即位,对于这两处更是无所谓。”
“臣在与那契丹人耶律庶成闲聊的时候,竟然发现他们大辽的天文知识要比我大宋还要先进许多。”
宋煊叹了口气:“所以臣内心是有这个怀疑的。”
刘娥对于宋煊的话,是非常认同的。
当年她没有一直跟在真宗皇帝身边,那也是因为太宗皇帝不想让儿子过于沉溺于女色。
尤其还是刘娥这种连寡妇都算不上,属于被发卖了的,平白降低了身份。
“你是如何知道两位先帝的处事差异的?”
刘娥觉得宋煊他再怎么博学,这方面的消息,没有人告诉他,那也不会分析的如此清楚。
就算是曹利用,他在太宗朝,那还没有崛起呢。
怎么可能与太宗皇帝有过多的接触?
尤其是一些皇家秘辛,寻常人都不知道。
“臣在乡下的时候,喜欢观摩朝廷的邸报,搜集了许多大宋开国至今的邸报。”
听着宋煊的话,刘娥轻微颔首,倒是也说的过去。
他对于朝中许久之事如此了解,那也说的过去,再加上他在殿试当中的文章,也印证了这一点。
宋煊端起茶饮了一口,刘娥能走到今日,稳稳的坐在这个位置上,那也是个人精。
若是她没有过于偏向自己的姻亲和手下,那也算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不过此时的宋煊觉得自己也没有这个资格说这种话,毕竟此时此刻的自己也算是“沐浴”在刘娥的照拂下。
“宋状元博学多才,今日老身总算是见识到了。”
刘娥对于宋煊这样没有根基,再加上岳父是武将的人才,那是极为满意的。
这就说明他不会轻易被朝中那些文官所接纳。
否则一个前途如此光明的状元郎,怎么可能会三番五次遭到文官集团的弹劾?
甚至连那几个宰相对宋煊的回护之意都很少,就如同宋庠一样似的。
这样有能力,又被文官集团不那么轻易接纳之人,合该为我所用啊!
所以刘娥对宋煊十分满意:
“今日他们弹劾你的那些奏疏,我提前都看过了,倒是有说的却是会让人对你产生误会。”
“毕竟你年纪轻轻,木秀于林的道理,也用不着老身来教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