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甜枣给了,那么条件是?
宋煊知道王洙不是一个信奉神佛之人。
但此时的他在干呕完也开始求这个求那个。
宋煊当然理解他这种行为。
如今又没有先进的医疗条件。
能不能扛过去完全是靠个人的身体素质。
王洙心里也明白,可依旧有那么一丝的期待,期望着奇迹能够发生。
其实当王神医的徒弟说没治了之后,他就死心了。
也可能是有这段经历,王洙对于医学方面的书籍十分上心。
待到他日后当上翰林学士后,在国家藏书部门的竹简上发现了张仲景的三卷医书。
此书经历战乱早就散失许多,宋廷着急专人加以校订编纂成了流传到今日的《金匮要略》。
待到王洙祈求完毕,宋煊才开口:
“夫子,那食盒里还有两天的量,这两日就别吃什么了,让孩子多吃点或者喝水,今日什么都别吃,明日扛不住就喝点肉粥。”
“好,我记住了。”
宋煊也不多停留,驱虫这种事,谁知道能不能驱除干净呢。
王洙给送到门口,宋煊转身道:
“夫子,若是他扛不住以毒攻毒,我也没有办法了。”
王洙连连颔首,表示自己心里有数。
就这种事,宋煊能想法子出手,王洙就感激不尽了。
要不然也是个死,不好的名声还得落在学生自己的头上。
王洙瞧着宋煊离开,他准备好好等上三日。
宋煊坐在茶摊上喝茶。
听着旁边客商说着他买来一点“蔷薇水”,也是香水的俗称。
品质最好来自大食国,香味浓郁,持久不散,定要卖到东京城去,获取一千贯一瓶的高价。
众人一阵羡慕,以及恭维之声响起。
宋煊闻言有些发笑。
他知道宋人对于化妆这件事,颇为重视。
连男子都要簪的时代,能不爱美吗?
更何况无论男女美妆过后,一定会给自己洒几滴香水再出门的。
“这位公子何故发笑?”
“你是从广州府进的货?”
“不错,那边日头太晒,你瞧我。”
宋煊也是点头,确实晒的跟黑猴似的。
“那你一路奔波,定然不清楚去岁在东京城拍卖出的香水,最高价可是卖了几千上万贯呢。”
“啊?”
黑猴一下子就坐过来:
“公子所言当真?”
“当真,便是在樊楼拍卖的,一件琉璃宝器一口价一百万贯,你随意打听打听就知道真假了。”
不仅是他,几个人也都目瞪口呆,一百万贯。
琉璃这玩意,在大食国也颇受欢迎,可从来都没有卖过如此高价。
若是从大食国搞来点琉璃发卖,岂不是赚大了?
宋煊放下茶杯,瞥了他一眼:
“广州府那里的商贸可是繁荣?”
“繁荣,繁荣。”
黑猴连连点头,打量宋煊的形象,定然是个读书人,为了获取更多的消息,他也愿意分享。
毕竟这个时代,许多消息都是靠着口口相传,识字率虽然上去了,可也不是那么普及。
“好叫公子知晓,广州府海面上,放眼望去,全都是船,而且还是大船!”
“我听闻因为造船技术和航弹,不对,是航道的改善,所以出去贸易,不用在天竺国转换小船,我大宋的商船可以直接到达~波斯,湾。”
宋煊颔首。
他以前听闻都到了“东非”那块,也不知道是不是吹牛逼。
反正如今的北宋相比于唐代,航行的更远了。
非洲的象牙和香料,也是宋朝的奢侈品。
宋煊不清楚是半路上交易,还是真的商船到了那里。
“如今对外贸易的大宗商品,可是丝绸?”
“不不不,那还是老黄历了。”
黑猴叹息一声:“我听走船的人说,从大汉开始丝绸就是畅销货。”
“但是中间被什么拜的国家偷学了咱们的养蚕技术,说什么就像普罗什么丝上天偷了天火一样,所以如今我大宋的丝绸在那边不是很畅销了。”
“拜占庭?”
宋煊脱口而出。
“对。”
黑猴眼里露出惊奇之色:
“公子难不成也去过广州府?”
“未曾。”
宋煊连连摆手:
“只不过是在朝廷邸报,看过一些国家的名字。”
“哦?”
黑猴再次认真的打量眼前的年轻人,看他这个岁数不像是当官的,怕不是家里是官宦人家。
所以才会如此了解,于是越发的热络起来:
“公子当真是见多识广,在下池岩,大家给面子,唤我一句浪里白条池三郎。”
宋煊忍不住发笑,果然这些绰号没什么新意,全都是一代一代往下传的。
“不知道公子名讳?”
“在下宋十二,就在这宋城居住。”
眼前的年轻人没有报名,池岩也能理解:
“十二郎可是对海贸有所兴趣?”
“倒是有些想要了解的,从文书上观摩总归是不够全面,也想听人聊一聊。”
“好好好。”
池三当即拍着自己的胸脯道:
“十二郎尽管来问,我知无不言,此间也快吃午饭了,不如去本地庆楼,我听闻虽比不上樊楼,但也不比东京城其余七十一家正店差。”
“也行。”
宋煊颔首站起身来,扔下一些铜钱:
“我来请客。”
“不不不,十二郎不必为我省钱,我在海贸当中,也偶有所得。”
池三嘿嘿笑着。
没狠狠赚上一笔,对不起他晒的这么浓油酱赤的模样。
待到进了庆楼门口,博士打眼一瞧,连忙喊道:
“十二郎来了。”
“掌柜的,十二郎来了。”
“谁?”
掌柜的放下手下中算账的笔,定睛一瞧。
“呀。”
他连忙从柜台里走出来,十分惊喜的道:
“十二郎何时回来了?”
“没多久,回来参加张大郎的婚礼,想念你这里的味道,特意来吃一吃。”
“快快快。”
掌柜的连忙催促,顺便把大厨都给叫出来了,今日必须得卖卖力气。
咱们家乡的人样子可是回来了!
众人喜笑颜开的,连忙给送到雅间去。
池三以及几个朋友脸上露出不解之色,纷纷猜测此人的身份。
至于让庆楼掌柜以及诸多食客都围上来问好吗?
待到进了包间,又是一阵好茶奉上。
“几位,外来的便是客,这顿记在我的账上,今日大庖会按照我的口味来做。”
宋煊伸手示意几人坐下,他自是坐在主位上。
池三也不敢再多争执,只是有些疑惑。
待到喝了一口香茶后,这才壮着胆子问:
“敢问十二郎,现居何官职?”
“开封知县。”
池三等人面面相觑。
主要是宋煊实在是过于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