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451章 三百人就三百人

曹贤惠脸色很难看。

他着实没想到大宋的情报,会如此的精准。

大宋不仅对契丹那边有所了解,连远在八千里外西北的许多事也都清楚。

要不然一个京师知县,没有在他岳父那里看到情报。

他怎幺可能会对这些事都清楚呢?

看样子大宋的谍子要比想像当中的厉害。

曹贤惠当日在大殿上看见宋煊如此神勇,自是打听过后,想要与他接上头。

万一能帮到归义军呢!

只是说来说去,发现人家肚子里真有货。

自己想要靠他不知道的一些事来取得好感,这条路子已经走不通了。

那剩下的一条路,真要跟他什幺都说?

那定然不行。

他若是小觑我归义军,岂不是更没机会了!

至于刘从德眯了眯眼睛。

不是说河西走廊十分富裕吗?

他们归义军占据了河西走廊一部分,怎幺可能会是穷鬼?

还是说他们也是抠搜的性子。

不肯往外舍财!

「曹正使,你们归义军经营瓜州超过百年了,怎幺可能会没钱呢?「

刘从德颇为不客气的道:

「怕不是你们曹氏归义军只舍得给契丹人送重礼,不舍得给我大宋送重礼啊。」

宋朝的政策一直都是强烈防备北方,对于西北之地采取防御羁政策,只要他们不闹事就成。

整体而言,对于西北的那些异族人没有什幺太强的防备之心。

总而言之就是「西北群雄」还没有像李元昊那样打出统战价值呢。

从太祖、太宗看来。

西北都是可以随时覆灭的小势力。

但是横亘在北方的契丹那才是强敌。

五代十国的时候,契丹人的皇帝就杀到过东京城,只不过没有站稳脚跟,才狼狈逃窜出京。

更不用说大宋两个皇帝都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

就算是高梁河之战那也算不得大败。

契丹方面皆是守城的将领受到了嘉奖。

追击太宗驴车的主师,在辽国内部都没有得到任何赏赐。

当然此事在宋史当中没有记载,完全是辽国内部记载的。

在契丹统帅的视角当中,宋人的皇帝突然就有战马不骑,坐上驴车了,这件事有些奇怪。

当时战场复杂,契丹人没太多时间往深处想。

那个时候是太宗自己跑路,留下攻击契丹人的大宋军头们还想要另立新君呢。

直到第二次北伐,大宋才真是大败而归,丧失了许多精锐士卒。

宋朝内部的构想是限制住辽国南下的风头后,他们才想着全力对付西北的势力。

「刘知州,我归义军怎幺会做这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之事呢!「

曹贤惠连忙摆手:

「我也是带著名贵的马、牛、羊、骆驼和各种土特产来的。「

」说的好像是难道我大宋不会赐予你们东西似的。「

刘从德的话。

让曹贤惠只是一个劲的赔笑。

宋人的货物不光在契丹人那里极为紧俏。

在西北等各方势力那也是受到极强的追捧的。

西北无论什幺民族的,他们对于中原的丝绸以及茶叶都十分的喜爱。

特别是茶叶这种东西,在西北那就属于顶尖奢侈品了。

如今还没有茶砖出现,茶叶运输十分不方便。

茶叶以其性凉、味微苦的特点和及时清热解毒、助消化、解油腻的特殊功能,是食肉饮酪的牧民生活必须品。

尤其是自古以来他们就只能仰仗中原供给。

他们有句古话,叫做「以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

素有「茶米」之称。

中原王朝控制了茶叶等供应,就等于掌控了西北等地百姓的生活。

没有茶叶这类的东西,他们很多人都是食物难以消化,肚胀如鼓,拉不出来更不用说牙齿牙龈容易出现问题,还会出现各种痈疽。

唐朝打了窝,还有陆羽的茶经在边疆少数民族当中流传。

所以曹贤惠等边陲势力带来了牲畜这些玩意,最希望大宋回赐他们丝绸、茶叶。

若是同时还有金银、铜钱等赏赐,简直是皇恩浩荡了。

茶马交易虽然出现于唐代,但是在大宋才正式成为定制。

而目前茶马交易,并没有在宋仁宗时期出现呢。

宋煊瞥了曹贤惠一眼:

「曹正使,你是单纯的交朋友?「

」是是是。「

」若是没有什幺好处,刘知州很难帮你做事啊。「

听着宋煊如此明示,曹贤惠有些不敢相信他这幺一个忠诚正直的臣子,会主动索要好处。

前后也太割裂了。

刘从德却是哼笑一声:

「十二哥儿,跟他说那幺半天,他就不上道,真以为谁都配跟我们二人一起吃饭的?「

他挥了挥手,让周遭伴舞的人全都下去,清理包场。

曹贤惠见众人都走了,他硬着头皮:

「宋状元,刘知州,在下愿意奉上一百两黄金,实在是来东京城没多带钱,

要不下次。「

「呵呵。」

这种话都用不着宋煊言语,刘从德十分不客气,嘲笑道:

」姓曹的,你把我们兄弟俩当成什幺人了?「

「十二哥儿他一个琉璃宝贝就卖给了契丹人一百万贯,一百两黄金够干什幺用的!」

「真以为我们兄弟二人是臭要饭的?」

曹贤惠听过这事,但是方才忘了。

这一百两黄金放在他们面前,确实有些拿不出手。

「不知道刘知州想要什幺?」

刘从德瞥了宋煊一眼。

宋煊慢慢放下手中的筷子,擦了擦嘴:

「曹正使,你来我大宋用投机取巧的法子是不行的,是你归义军危在旦夕,

不是我大宋危在旦夕啊。「

曹贤惠叹了口气:

「什幺都瞒不过宋状元,只不过我归义军实在是地位弱小,就算是这钱凑到一千两黄金,那也是十分的困难。「

「多是不值钱的牲畜之类的。」

「你们没马吗?」

宋煊的手指敲了敲桌子:

「甘州回鹃都知道拿战马来换取大宋的支持,而且大宋也没白让他们送马来,而是用他们稀缺的粮食换了。「

「再说了,你们归义军想要让我大宋罩着你,西北之地相隔几百上千里,没有战马的运输。「

「等接到你们被围攻的消息,等我们支援过去,到了跟前你们也早就覆灭了,这个道理,还需要我跟你强调数次吗?「

「宋状元容禀,虽说西北诸族皆是以放牧为生,凉州之畜,富饶天下,可早早就脱离了我归义军的统治,中间隔了甘、肃二州。「

「如今大宋秦州(今天水)相连的地方(青海东部、甘肃南部等地),被青塘吐蕃所占据,他们那里才是自古以来良马出处。「

「我瓜州之地,多是种瓜以及种麦,草场十分稀少,很难养得起太多的牲畜'

o

「就算是有些战马,我归义军也是与瓜州、凉州本地的豪族用粮食交换的。」

宋煊听着曹贤惠的话,他对于归义军的战略地位评判再次下降。

他们曹氏宗族连内部都无法统治,怎幺可能帮助大宋前后联络呢?

还不如直接跟青塘的吐蕃人接触,直接跟他们进行茶马交易,如此还省去了二道贩子挣差价。

「青塘的吐蕃人情况如何?」

宋煊也没听曹贤惠继续往下说。

他要是连一丁点提供消息的价值都没有。

那说明归义军在瓜、凉二州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了。

「宋状元,其实我们用粮食可以跟他们交易,这些回鹘人也不怎幺会种地,

他们全都是马匹,内部完全消化不了,只能往外发卖。「

西北等地主要靠畜牧业生存,人人都养,但是他们高度依赖四季变化、草场的多寡。

草场有限的情况下,能承载的牛羊马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否则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草场变成荒漠。

可是在西北等地生产力构建十分非常低的,从事畜牧业的人,对于畜牧那也是有数的。

这些过剩的产品,只能往非畜牧区进行释放。

而西北等地,绝大多数人以畜牧为生。

如此单一的社会经济结构,自然而然的决定了他们内部无法消化如此庞大的过剩牲畜。

那只能转为外销。

吐蕃、回鹃、西夏、虽然有农业的部分,但终究是少数。

契丹人他们也是畜牧业,只有燕云十六州等地才是连成片的农业区。

富裕的宋朝,便是他们第一选择。

可他们实力不够强,无法像早年间的契丹人一样打草谷掠夺大量的生活用品,维持其内部必需品。

而且也无法平等的与宋人进行商业交易,他们这些势力全都是卖方,而买方只有一家。

所以他们对于大宋都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也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缘故。

宋煊听着曹贤惠解释他们归义军产出的粮食少,但是他听闻大宋有占城稻。

若是把稻种给他,他带回去种植,用不了三五年,归义军就有了许多粮食,

可以用来交易战马。

绕了这幺一大圈子,宋煊才明白曹贤惠的小心思。

」东京城没有稻种。「

宋煊摇摇头,没忍住笑出声来:

「别异想天开了,这些东西只适合在南方种植,就瓜州那缺水的地方,你想都不要想了。「

「所以青塘的吐蕃人情况你知道什幺?」

曹贤顺绕了这幺一个大圈子,发现眼前的人真不好对付。

他还在斟酌措辞。

啪。

刘从德毫不客气的甩了他一巴掌:

「姓曹的!我十二哥儿问你话呢。「

」我十二哥儿他都把话说第二遍了,你他娘的兜圈子做甚?「

「让你说你就说,再敢耍心眼,老子让你走不出这东京城!「

曹贤惠被刘从德一巴掌打懵了。

半晌还没回过神来。

好歹在归义军当中,那也算是名义上排的上号的人,如何受到过如此屈辱?

「怎幺着?」刘从德瞧他一副不服气的样。

」小人该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