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难道竟是渭水那里风向变了?魏寇亦有精于风水数术之士,料到风向会变不成?”

“就如当年赤壁之战,周公瑾料到西北风会变成东南风?!”

刘禅再次皱眉,扭头回望,这次总算是找到说话的人是谁了。

侍郎陈祗,司徒许靖远亲,历史线上是阿斗后期的宠臣,官至尚书令,支持过姜维北伐。

其人颇好数术,据说天文历算、蓍龟占卜,以及五行推运、风水堪舆之类的旁门左道皆有涉猎。

“朕素闻奉宗(陈祗)亦颇善数术,不如给朕算一算,这渭水上的西北风会持续多久?”

那身形外貌颇为雄壮的青年脸色顿时一滞,片刻后作揖讷讷道:

“陛下,臣数术不精,不能测知风向变化,只是心惊于魏寇军中竟有此等人物。”

刘禅一时无力吐槽,这些神神怪怪的旁门左道在这年头是真有人信。

也是,靖康耻为什么耻?开封城何以陷落?

那宋钦宗竟听信江湖术士撒豆成兵之术!召唤六甲神兵开城迎敌,把金军放进了开封!也不知金军成功进城那一刻到底懵不懵。

赵广皱眉不已,显然对亭下这些学究天人、通古博今的文人们无可奈何,最后鼻喷一气:

“张郃苦心孤诣设此火攻之策,不知费了多大气力,冒了多大风险。

“若其人果真因数术之士占卜渭水风向会于此时变化,于是冒险趁夜而来,那我大汉收复河山、廓清寰宇之日已是屈指可待了!”

亭中众人年岁、资历、甚至部分人官位都比赵广高上不少,此刻如何听不出赵广揶揄的意思?

一时皱眉白眼不已,似乎想说年轻人不要太气盛。

然而终究不敢在天威日隆的大汉天子跟前,对这位新晋的龙骧中郎说三道四、言语相讥。

“赵中郎的意思,魏寇准备了鼓风之物?”陈祗恍然大悟,能预测风向的奇人何其罕见,魏寇军中怎会刚好就有一人?

“自然如此。”赵广颔首。

一众臣僚顿时左顾右盼,议论纷纷。

刘禅也不在意赵广与亭下臣僚发生的小插曲,只将目光一直放在渭水战场上。

到了此时,大汉横江的几十艘船只上,火势终于小了下来。

稍顷,大火彻底熄灭。

应是膏油等燃火之物已经烧尽。

“陛下,何以我大汉舟船上的火全部熄灭?”陈祗惊愕相问,“难道是被魏寇抢船扑灭?”

众人再次一惊。

赵广听着众人议论,再次出言:

“诸位难道还看不出来,魏寇船上皆是草人?”

都是草人?部分人为之愕然。

协助虎贲中郎将管理虎贲档案的节从侍郎则是眼前一亮,建策提议:

“龙骧中郎是说,魏寇那火船上都是草人?

“既如此,何不速命我大汉将士乘舟将那草人掀入渭水?

“如此,岂不轻易就能将那大火扑灭?”

闻听此策,亭下不少人思索片刻后纷纷附议,还有人问,是不是宗预与守桥将士们没有做好准备。

刘禅不由看向那位节从侍郎,神色诚恳认真:

“李节从,朕赐你一套盆领铠,一套锁子甲,你可即刻驰马下塬,请右中郎将分你钩拒、长斧,载你去灭火。

“若能抢在敌船火势变小前,成功挑走几个草人,必能激烈军心,灭贼士气。

“朕以先登之功赏你,钱百万,锦百匹,并擢你为虎贲中郎,你意下如何?”

如此赏格,不可谓不重,木亭的外围,不少僚属吏员有些羡慕地看向那李节从。

那李节从望着渭水上的大火,思索片刻后竟毅然拱手:“臣唯陛下之命是从!”

言罢转身而去。

走了好几步后又转过身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