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图嘛,很明显,就是想以速度取胜,使骠骑将军回援无及。
而若是在外面立寨坚守,慢慢打造攻城器械,那么骠骑将军几万大军就有断粮之虞,到时,大魏整体上就陷入被动了,说不得,这还可能是蜀寇围点打援的计策。
寨外。
赵云、魏延、吴班、陈式诸将,簇拥着丞相车驾,在魏军营垒前巡视了起来,似在寻找合适的突破点。
远处泛起尘埃,马蹄踏踏,一员骑将领着几十虎骑勒马驰来。
至几十步外,只见与一众虎骑相比略显矮胖的虎骑监翻身下马,行走姿态微异于常人,却也看不出是个跛足之人了。
赵云、王平、关兴几人两个月以来第一次再见麋威,却是立时被其人那只铁打的义肢吸引去了目光。
也不知是不是耀武扬威吧,总之自从得了这义肢后,这人干脆便把绔腿裁去,衣袍撩起,就连靴子也穿的短款。
此刻露出那么一段铁打的胫骨,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反射出赤红色的光芒,不得不说有些刺眼了。
“丞相,司马懿连个传消息的斥候都没有派出寨来,想来是笃定我们短时间内无法攻下此寨了。”麋威上前禀报。
他得天子之命随丞相出征,方才便是率三百虎骑在后方巡视,却是连个人影都没看到。
赵老将军凝目望向魏军看似坚不可摧的营垒,笑了笑:
“看来,司马懿仍觉我大汉不能摧城拔寨。
“既如此,便让他见识见识我大汉的营造之法吧。”
自打丞相掌军国大事以来,除了劝课农桑,兴造水利,为大汉北伐攒了七八百万石粮外,各种兵甲器械的规划打造,同样没有落下。
不单是打造,而是形成了一套完整且苛刻的制度。
而这所有制度中,最重要也最不可或缺的一项,便是物勒工名,也即在所铸物件上铭刻负责人,从官员到工匠,每个环节责任到人。
其次便是对出厂兵甲器械进行检测。
每批生产出的器械,都要抽检一成出来进行测试,既测误差,也测强度。
再有便是成熟完整的工匠培养体系,让军工产能永续不断。
老工匠一年就能带出学徒,新工匠两年就能出师成为老工匠,优秀者还能得到优厚奖赏。
看似浪费时间,难以实现,实际操作下来,不但节省了时间,节省了资源,对工匠个人本领的要求也变得更低。
当魏吴还在凭手感去冶炼铸造甲兵时,大汉已在丞相与丞相夫人的主持下,建立起了流水线,从铸造、打磨,到质检环环相扣。
误差不过毫厘的箭簇,精密咬合的齿轮,刻满铭文的刀弓戈矛,都是大汉克敌制胜的利器。
而攻城器械的流水线打造,更是大汉的秘密武器。
丞相先前攻打上邽天水时打造出来的攻城器械,最关键最精密的零部件,全都从汉中带去,一个个打磨得精细无比,堪称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