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朝廷将来会实施均田之制。

“譬如杜公,一族有户千口,当均田六百顷。

“杜公倘有田四百顷,则朝廷可许杜公一族再开田二百顷。

“若杜公一族有田千顷,则不受田,不还田,可卖田。”

丞相说到此处,席中诸族之长总算是稍稍松了一口气,而后尽皆相觑思索起来。

不均田、不编户、不清丈田亩,不追溯田亩过往产权,还许可他们三年内开垦荒地,且将来均田时,还承认他们对所垦田地的所有权。

凡此种种,非但不是侵犯他们的利益,还是给他们让利了。

只是……不可能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吧?

当然不可能!

只是信息量太大,席中众人大脑过载,一个个大眼瞪小眼,一时也想不清所以然来。

但杜氏族老杜俭却是迅速咂摸出了其中的味道。

汉相此举虽然是给诸族让利,但真实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

就是先向诸族让步,为将来实施均田之制铺平道路。在三五年后清点人口,清丈土地,理清土地与人口这两个税基的关键。

何也?

正如汉相所言,均田时,就连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也要参与。

对土地有盈余者,不授田,也不令其还田,还可以选择卖出超出均田部分的盈余田亩。

对田地不足者,则增加配给,使其达到均田亩数。

如此一来,他们这些世族,就必须主动去朝廷那里确定自己的田产与人口。

倘若不去确定土地的所有权呢?

你都不确定产权了,那就是无主的田亩,朝廷全当作公田给分了。

那能不能上报时多报田亩,等报完后,再去偷偷开垦,使达到虚报的亩数?

侥幸不被查到,能,就看你够不够幸运了,而且……汉相大概还会继续优化这一点,不让人钻空子。

能不能少报田亩?

当然能。

反正朝廷会去清点你家的户口,再按照户口把田亩给你补上,最终还是要按照均田的田亩交税。

至于隐户会不会继续当隐户?

或许会。

但隐户也是要向世族交税服役的,而且税役还挺重。

除非是天生的贱骨头,否则一旦时局稳定,不需要坞堡庇护,朝廷又颁布均田之制,并给出比世族更优惠的税收徭役政策,绝大多数隐户是会主动出来成为编户的。

你敢阻止他们出来编户?

那就直接法办了。

怀疑大汉以法治国的决心?

前天被斩的马谡,首级大概还在诸营间传示呢。

如此一来,诸族此番回去之后,一定会组织人力大肆开垦荒地,以求在大汉朝廷将来均田编户之时,确认更多的合法田亩。

那么,去哪里开垦荒地?

那必然是渭水、漕渠、郑国渠等水利工程附近啊!

所以…丞相说要诸族出人出力修复郑国渠,疏浚长安漕渠,修建陂塘等等,就变成了与关中诸族息息相关之事,而不再是单为了朝廷徙民实边的无度掠夺。

既承认关中大族的利益合法,又因为承认利益合法,自然而然获得了数量明确的土地与户籍人口,从而扩大了朝廷的税基。

这是阳谋啊。

真有手段啊!

诶…杜氏族老忽的一滞。怎么兴修水利与徙民实边这些一开始难以接受的事,好像被忽略了一般?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