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仇或五世而斩。
“国讎,则君祖一体。
“非止九世,非止百世。
“虽万世可追!
“当年高皇帝有白登之围,七昼夜围不得解,终以金帛宝物脱厄。
“及高祖崩,吕后称制,受匈奴辱谩之书,言辞悖慢,辱及国母,大汉失顏。
“文、景两朝,边郡屡被侵突,赖国弱民贫,无可奈何。
“匈奴之於汉,积耻累辱,歷七帝而愈烈。
“及至世宗孝武皇帝之世,乃曰:昔齐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而扬之,今为汉家雪累世之耻,何疑哉?!
“遂倾大汉一国七世六十余载之民心物力,北討匈奴。
“十余年间,卫青出云中,霍去病封狼居胥。
“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白登之围、吕后之辱,至此雪恨一二。
“夷陵一败后,魏、吴並强,皆为汉贼。
“先帝衔恨,天子切齿。
“百官將校,无不欲食肉寢皮,析骸饮血!
“但大汉彼时国力难支,再无法同时面对魏吴之徵。
“遂不得已与吴人和亲,示其以弱,虚与委蛇,本意乃使吴国不能与曹魏联和而已!
“大汉忍辱负重,已五年矣。
“终於休养已罢,兵粮已足。
“遂伸宿愤!
“天子、丞相先后引王师北伐!
“一鼓而尽復关中,还都长安!
“斩曹真、张郃,败司马懿!
“其后再大破吴军於西城,擒偽吴左右將军步騭、诸葛瑾,擒杀將校三十余,部曲督以上者五百余人,降杀三万余眾!
“今更欲乘胜顺流,直指夷陵!
“誓为先帝与故苗王沙公一报前仇,一雪前恨,报百世万世之仇於今朝!”
苗王沙烈闻言至此,彻底惊愕。
“大汉北伐?”
“尽復关中?”
“还都长安?”
“大破吴贼於西城?”
“孙权心腹步騭都被生擒?!”
沙烈震撼无比,不敢置信。
“快快,取汉天子……取陛下符节、圣旨来!”回过神来之后,其人赶忙吩咐麾下亲卫,而后又亲自上前为马秉鬆绑。
马秉闻声见状,终於心潮澎湃,乃至周身微颤,热泪盈眶。
他父亲曾受任联和武陵诸夷,与武陵诸夷並肩作战,最后又与武陵诸夷一起为大汉尽节死命。
而他此番同样受帝命而来,继先父遗志,承先父旧任,说和於武陵诸夷,再討吴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