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则,且不论桓范说的能不能使別人信服,但至少,他在天子百官那里已经有了一个说法。
就在此时,荆州刺史裴潜也敛衣离席,拱手对曹休一揖,道:
“大司马,仆亦以为,桓军师所言非虚。
“今岁国家多难,吴蜀二国联手北寇,大司马此番自淮南西来,本就不求大胜,而求为大魏保住襄樊险要之地而已。
“今吴贼已自襄樊罢兵南还,无有寸土之利,大司马固有一胜。
“青泥之战,大司马挫败陆逊,斩俘缴获无数,此乃大司马二胜。
“此番设伏,大司马挫败陆逊將计就计之策,虽未能斩吴將徐盛,然亦小有斩获,此乃大司马三胜。
“大司马有此三胜,唯有沧浪水一败而已。
“沧浪水一败,如桓军师所言,足可与青泥之胜相抵。
“由是观之,大司马仍有两胜,將功补过尤有余裕。
“陛下非但不会责怪大司马,反而会褒奖大司马才是。”
曹休一怔。
裴潜不是桓范,非但与他並无太深的交情,反而与贾逵私交不错。
此番裴潜不为贾逵说话,反而为他开解?
突然,曹休一怔,终於恍然。
十几年前,关羽在青泥绝北道,围点打援,逐一击败了徐晃、乐进、满宠、李通、吕常…使得大魏不得不弃江陵而走。
然而,彼时大魏口径极其统一,朝野上下都在说徐晃、乐进、满宠、文聘、李通诸將在青泥大败关羽,成功將江陵大军救回中原。
这是为何?
这是人心啊。
大魏败得確实不算太惨,而且確实如桓范、裴潜所言,他的战绩確有可圈可点之处。
东三郡已失於蜀人之手,今寇略襄樊的吴贼终於南退,为了天下人心计较,陛下又怎会对外宣扬,这几场大战是大魏败绩呢?
大魏胜了。
必然胜了。
…
武昌。
孙权统兵凯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由於大吴在沧浪之水大胜曹休一场,吴国军心民心俱皆大振。
再加上蜀军在关中大破曹魏,连斩曹魏大將曹真、张郃,挫败曾在江南大放异彩的司马懿。
又加上今岁以来,黄龙、凤凰、赤乌、良禾、神木……等等等等数十近百嘉瑞,频频降於吴楚之地。
最后最后,还要再加上大吴於沧浪之水破魏之时,竟有赤星自西北而起,坠於魏营动南,一如世祖昆阳大破王莽,而北方紫微帝星、西方庚金之星尽皆暗淡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