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隨吕蒙一併夺下荆南四郡的宗亲孙规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向同样在望楼上警戒的徐忠:
“翊军將军,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这位唤作徐忠的翊军將军,乃是孙权妻族,徐夫人之叔,同样隨吕蒙一起夺下了荆南四郡。
徐夫人初嫁陆尚,后来守寡,孙策死后,孙权为了巩固地位,拉拢豪族徐氏,遂置世人眼光於不顾,娶了自己姑母的孙女、表兄的女儿徐夫人为妻,“亲上加亲”。
那时候,孙权已经有宠妻谢氏,將表侄女徐氏娶过来后,更让谢氏屈居於徐氏之下,谢夫人不同意,最后失志早卒。
后面孙权地位巩固,喜欢上了有美色的步练师,徐夫人因为善妒而被废,被废之后,也常常以养母的身份遣使者赏赐衣物给孙登。
孙登每次收到衣服,都要沐浴之后才穿上养母所赐之衣,让群臣百官都知道自己的意思。
孙权在当大魏吴王、大吴至尊的时候,一直都想立步练师为后,孙登却说,依礼必须先立王后,才能立王太子,劝孙权立徐氏为后,孙权不同意,后位一直空悬。
前一阵孙权称帝,以孙登为皇太子,太子和群臣百官都认为,应当立徐氏为皇后。
孙权本来对此很是愤怒。
但不知是不是因为步騭降汉的缘故,孙权虽没有同意太子及百官之请立徐氏为皇后,但是却把被废多年的徐氏从吴郡接到了武昌,並许其与太子孙登同住一殿,母子团聚。
至於原本最受他宠爱的妃子步练师,今已年老色衰,色衰而爱驰,於是被送回秣陵,也即后世金陵。
如此一来,徐氏竟然得志。
以步騭为首的部分武人失意。
但因为步阐成为了太子四友,而步氏集团的二把手卫旌,前段时间攀咬潘濬有叛吴降汉之心。
孙权表达出了对潘濬的极度信任及对卫旌的极度不满,却没有因此严惩卫旌,只是將卫旌从秭归前线调到了零陵为太守。
於是步氏集团一时间也不敢再有什么异议。
如此一来,步氏集团被打压的趋势已经很明显。
一直不甚得孙权宠爱的太子孙登,地位因此拔高不少,於是太子党陆逊、顾雍、朱然、潘濬、徐忠等重臣也感到顺心合意,对大吴天子的忠戴更胜从前。
由於持节督军的潘濬前日探到汉军可能会在虎跳涧佯攻,於是同为太子党的翊军將军徐忠至此戍守,宗室孙规则听命於徐忠。
二人俱有战功在身,又都是皇室宗亲,领三千甲士,凭涧水守险。
如此布置,很明显可以看出,潘濬虽然认为傅僉所统汉军会至虎跳涧组织佯攻,掩护水师主力,但也没有因此而真的大意鬆懈。
一旦战事发生,那么只要烽火狼烟燃起,號角鼓声响起,援军就会源源不断自沿线关卡赶来。
“你又听错了吧?”徐忠竖耳倾听许久,都没有听到什么异声,紧皱的眉头慢慢隨之舒展。
孙规闻此,又认真仔细地听了片刻,发现確实只有林海波涛之声,於是伸腰打了个哈欠,悻悻出言:“或许罢。”
虽然潘濬说汉军可能会来佯攻,但孙规这两夜一直不敢鬆懈,整宿整宿提心弔胆,合眼甚少,生怕汉军会趁夜色与晨雾大起时渡涧袭营。
他可不想像西林关的孙秀一样,大意之下,连失两关,真丟尽了宗室的脸面。
徐忠扶正兜鍪,继续警戒。
类似的声响,类似的对话。
两日以来发生不只三五次了。
但徐忠並没有因孙规的过分警惕而感到不耐。
都是太子党,都是吴国宗亲,孙权、孙登的江山,就是他们这些宗亲的江山,孙权的利益,就是他们这些宗亲的利益。
给自己打工,又怎么会累呢?
“不对,那是什么?!”孙规猛地以手指向上游。
徐忠被孙规这一喝一指嚇得心臟骤然跳到了嗓子眼。
顺著孙规手指的方向凝眸望去,只见就在几十步外,山雾笼罩的涧水当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自西向东横移!
“不好,敌袭!”徐忠大喝。
不过须臾,孙规终於看清確是有人正在涉水渡涧,一时如临大敌,本能地死死握紧腰刀:“擂鼓备战!”
“——咚咚咚!”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