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69章 长驱直入,直抵秭归

“啪!!!”

一声甚於雷鸣的巨响惊天动地。

巨浪滔天而起。

江水裹挟浮尸断臂、碎板桨櫓,直衝数丈之高。

然而对於此等宛若天崩的景象,江上鏖战者不论是汉是吴,都已没有了原先的震撼与惊恐。

这已不是第一道横江铁索被大汉以猛火融断,又在惊天动地的轰鸣中沉入大江。

见怪不怪。

待波涛稍平,又几艘载有火油的大舰谨慎地向下游挪移数丈,舰上水卒奋力挥动旗语,引导著周遭舰船调整位置。

最后一道横亘江面的黝黑巨索,终於置於烈焰浓烟之上。

只待这最后一道枷锁断裂,三百里巫峡江险,便彻底向大汉楼船巨舰敞开胸怀。

铁索关下游,原本还散布著诸多可供小型舟舰停泊的天然小港,战船百余,將士上千,本是吴军水师防备汉军小舟越过横江铁索直袭下游的一计后手。

然而此前孙俊为布下口袋阵,意图围歼汉军前锋小舟巨筏时,这些下游的舟船战卒被尽数调出,逆江流而上加入战场。

这支生力军的加入,孙俊的垂死挣扎,一度让陈曶所统前部水师陷入苦战,左支右絀。

可惜,大汉天子『炎武』旗舰,率『伏波』、『长鯨』等楼船巨舰加入战局,胜利的天平不可逆转地倾向汉军。

隨著被吴人视为天堑、赖以阻隔大江的横江铁索接连崩断,唯余最后一线,岌岌可危,许多吴军將士心知大势已去。

越来越多的艋艟、走舸、中小型斗舰趁著混乱,仓皇地穿越悬空铁索与江面之间的空隙,不顾一切向下游奔逃而去。

三艘…五艘…十艘……

汉军水师早已得天子严令。

同样能穿越铁索的中小型战船立刻分出部分,如猎犬飞鹰,紧隨吴人逃船急追而下。

桨櫓翻飞,汉军水师死死咬住试图遁走的吴船,箭矢不断招呼,势不令其脱逃。

上游战场,隨著楼船將军郑胄被俘,其麾下负责阻滯汉军主力的吴军战船,或是升起降旗,或是惶恐失措间掉头逃回巫山港。

有人逃回巫县,有人弃舟登岸,沿著崎嶇江岸,向著下游秭归、夷陵方向亡命奔逃。

儘管二地距此三四百里之遥。

下游,横江巨索前,失去了大將孙俊的指挥,吴人水师的垂死挣扎已变得稀稀拉拉。

抵抗的意志、气力近乎丧尽。

所谓垂死挣扎,眼下唯余『垂死』二字而已。

也有意外。

孙俊座舰,楼船『横江』,以及『横江』周围十余艘死死护持其侧的大型斗舰上,千余名孙桓旧部,此刻仍旧顽强抵抗著。

孙权麾下特有的部曲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这些孙桓旧部,先是追隨孙河创业,后隨孙桓崛起,今属孙俊,已歷数世,不是征战多年的老革,便是那群沙场老革的子弟。

不少人曾在夷陵之战中与昭烈近在咫尺,有过一见,几乎立下擒龙的不世之功,骨子里鐫刻著与普通吴人不同的骄矜与悍勇。

此刻,这些人如同困兽,靠著『横江』巨舰上的高庐、女墙等工事顽强抵抗,一次次击退跳帮汉军潮水般的攻势。

最下层宽阔的甲板上,三四十吴人甲士结成刺蝟般的圆阵。

枪戟如林,弓弩连发。

“顶住!为建武將军!”一名鬢角白的吴人校尉声嘶力竭,发出怒吼。

另一名军官挥动铁戟,將一名试图攀援而上的汉军锐士砸落江中,其后大吼:

“当年马鞍山一战,你我几乎隨先主生擒刘备!今日安能败於其子之手?!”

其人声音带著哭腔,是愤懣抑或绝望。

战况异常惨烈。

汉军凭藉兵力与士气的绝对优势反覆发起衝锋。

与『横江』接舷的大型战舰拍竿起落,砸得『横江』木屑横飞,围住『横江』的数艘战舰弓弩齐发,箭矢如雨。

接舷处,双方士卒短兵相接。

不断有吴卒力竭倒下,或被数支长矛同时贯穿。

有人力竭不能再战,却是望著大江下游,喃喃低语几声后纵身跃入滔滔江水。

如此场景,接连发生。

当年夷陵之战,汉忠勇侯傅肜为天子殿后,力战不屈,壮烈殉国,吴人虽为敌手,既恨且敬。

今日景象,何其相似?

只不过,攻守易形了!

汉军不少將校、司马见吴人死战不屈,开始高声劝降:

“降者不杀!”

“大汉天子仁德,必不加害!”

“顽抗无益!不必枉送性命!”

然而回应大汉將士劝降之语的,往往是茫然的刀锋枪芒与跳江身影,降者寥寥。

汉军见状,攻势愈猛。

僵持之际。

大汉楼船『伏波』终於凭藉其巨大的体量,强劲的冲势,彻底撞开两艘护卫的吴军大舰,与吴人『横江』轰然接舷。

楼船校尉郑绰与巴东太守阎宇,亲自押著被反缚双手、口塞布条的建武將军孙俊,来到『伏波』號船艏最显眼之处。

阎宇运气开声,声如洪钟,压过大江的喧囂:

“尔等且看清楚!

“尔建武將军孙俊已为我大汉所擒!

“速速弃械投降!继续顽抗,唯有死路一条!”

『横江』楼船及周遭十余大舰之上,本在苦战的孙桓旧部猛然见到家主、主將被擒,一时如遭雷击,瞬间大乱。

並非所有吴人都知道,孙俊竟是刺王杀驾去了。

吴军的防御、抵抗,这一刻终於全面鬆动,彻底混乱。

阎宇见状,纵声疾呼:

“普天之下,莫非汉土!

“率土之滨,莫非汉臣!

“我大汉天子有令,降者免死!

“不杀俘虏,不迫尔等反戈旧主!

“待將来四海平定,天下安寧,尔等皆可归乡与父母妻儿团聚!大汉绝不亏待诚心归附之人!”

劝降之语宛若重锤巨斧,砸碎吴人本已濒临崩溃的心防。

终於,有不少神色绝望的吴卒在部曲督的带领下,丟了兜鍪,弃了兵刃,伏地而降。

孙俊目睹此景,目眥欲裂。

奋力挣扎,喉咙发出“嗬嗬”怪响,欲要阻止部下投降,不愿兄长孙桓一世英名因自己受辱。

但他嘴巴被堵得严实,不论如何挣扎,最终也只能徒劳扭动身躯,

阎宇冷冷瞥了他一眼,朝周遭护卫的亲兵挥手示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