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还要留在淮南一阵子,处理好淮南的诸多事务,之后,再启程回邺城,做好受封的准备。
贾诩一定会给自己一个很大的惊喜。郭鹏有这样的预感,除了封公之外,还有其他的惊喜。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给程昱的私人信件,通过临淄营的渠道送给了程昱。
郭鹏送去给程昱的信件很快就被送到了。
不过数日的时间,程昱就得到了郭鹏的正式命令,要程昱筹备起迁移将军府和配套措施去邺城的准备。
平素里帮助程昱办事的人主要是荀彧,然后又有崔琰、董昭和辛毗田丰等人在一旁协助,组成个一个类似于尚书台的工作单位。
程昱为首,荀彧次之,其他人都是类似于侍中一样的职位。
除了这些士族子弟以外,也有其他人加入其中作为办事人员,抄抄写写跑跑腿,比如郭氏子弟数人,以及郑玄推荐来的国渊和郗虑等人。
这一群人组成的决策机构是郭鹏离开之后主持日常工作的机构,平时作为郭鹏的秘书,郭鹏离开之后,就是秘书长程昱全权负责管理政务。
程昱是最早跟随郭鹏的元老,虽然出身不高,但是作为郭鹏最早的故吏,很受郭鹏信任,本身也有很强的理政能力和一定的治军能力,遂被郭鹏委以重任,连荀彧都要给他打下手。
虽然也有争论,说荀彧出身颍川荀氏,正是最好的人选,但是郭鹏信任程昱,让程昱做这样的事情,便没有人可以动摇程昱的地位。
荀彧的确是个君子,说自己经验不足,投入郭鹏麾下办事不过五年,不比程昱跟随郭鹏十年,军务政务都处理过,是最早的元老,而且程昱大他二十二岁,他又如何能处于程昱之上呢?
话虽如此,荀彧没有意见,有意见的人也不能说少。
程昱到底是出身寒门,没有靠谱的文凭,很难得到社会主流的认同,程昱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在郭鹏的授意下,从来不对此发表公开评论,只是老实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