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三,吴懿和黄权、张任一起进入皇宫拜见刘璋,向刘璋献计。
“魏人两路进军,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徒有其表,一者,魏人试图从荆州入蜀,从荆州入蜀是从下往上仰攻,我军可以在巴东郡置水师,坚守入蜀道路,魏人仰攻,我军居高临下,扼守险要,魏军若要入蜀,难于登天。
汉中方面,虽然我军失去了汉中和武都,但是剑阁依然在掌控之中,剑阁为石牛道咽喉,地势极其险要,魏人若要从汉中入蜀,石牛道是必经之路,而剑阁,是魏人不得不夺取的。”
吴懿展开地图,指出了剑阁的险要地势让刘璋知道。张任接下了吴懿的话接着说道:“陛下,只要我军在剑阁置一军死守,以剑阁之险要,魏人就算来十万大军,也不可能通过此处,因此,我军只需要在剑阁死守,足以让魏人进退失据,时间一长,魏人粮草不济,必然退兵!”
刘璋面色稍稍放缓,但是还有些忧虑。
“魏人占据汉中,就算石牛道不得过,一样可以走米仓道。”
“陛下,魏人能走,我们也能守。”
吴懿十分自信:“米仓道固然较为便捷,但是直达巴地,而非蜀中,就算以大军抵达,依然要长途跋涉,只要我军在米仓道出口处设置防御,可轻松以少量兵力扼守住米仓道出口,将魏人封死在米仓山路之中。
荆州也好,石牛道也好,米仓道也罢,魏人若要入蜀,道路崎岖,粮道漫长,战事必然不能持久,只要我军将魏人挡住,待其粮道崩溃,必然退兵,我军必然得胜!”
刘璋的面色又变的好了一些,不过还是有忧虑。
“尽管如此,魏军人数众多,且军队精锐,士气高昂,我军当真可以防守蜀地不让魏军进入?”
“值此之际,唯有一战,纵使郭鹏举十万之众来,愿为陛下拒之!”
吴懿拱手而拜。
黄权和张任也随之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