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士人们根本不可能和寒门还有黎庶子弟同台竞争的,这是对士人的侮辱。

被逼无奈和他们一起学习已经非常给面子了好吗?

举孝廉这条路,一定要为士人保留,绝对不能放手,这和施教权还有经典解释权被顶级士族垄断不同,举孝廉是士人阶层的整体利益,每个士人都能受益,一旦被触碰,那整个士人阶层差不多都要爆炸。

爆炸的程度就绝对不像这一次一样被郭某人巧施计谋献祭桓氏,然后控制的很妥当。

整个魏国都要爆炸的。

按照眼下的趋势,公学兴盛而私学颓废已然成为定局。

而且根据皇帝的圣旨精神和部分小道消息来判断,要不了多久,皇帝陛下就要正式颁布废私学立公学的行政命令。

皇帝陛下要把教育权完全收归中央,不许地方私人授课讲学,只准中央太学和地方学宫、学校授课讲学。

天下学子只有在中央太学和地方学宫、学校接受的教育才能被承认,在私人教学设施里接受的教育履历是不被承认的,连学籍都混不到。

学籍非常重要,有了学籍,才能被承认为官员候补。

也就是说有了学籍才能被举为孝廉、茂才,若无学籍,就代表你没有受过正统教育,就不行。

这是皇帝的要求,一定要达成的要求,士人们觉得这倒也没什么不可以。

反正只要他们的特权还在,一切就还能商量,特权没了,那才是大问题。

现在不过是入个学,然后混个学籍的事情,上不上课,其实对于家族内部学术实力很强的家族来说意义不大。

孝廉茂才之路还保持着,那就一切ok,入学就入学。

所以很快,士人子弟们便不得不进入公学学习,混个学籍,然后才能走孝廉茂才之路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