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但郭某人好歹是那种你问我我也不怕你问的水平,本身是有真本事的,哪像这几位,居然裸考。

裸考也就算了,偏偏还被查出来了。所以也不用说了,东莱郡原地爆炸。

豫州陈郡所举荐的孝廉两人也是极品。

一个被揭发为父守孝时期吃不了那个苦,于是想出了用替身代替的绝招。

找了一个和自己长相身材差不多的人,付钱给他,让他代替自己守孝,自己为了躲避风头,就过了长江到江南的荆州投奔远亲。

在江陵郡,这家伙吃喝玩乐荒淫无度,混过了二十五个月的守孝期,然后才回来,算是守孝完毕了。

还有一个孝顺倒是孝顺,守孝整整三年,当了三年和尚,不曾逾越,得到郡守赏识,但他本是郡吏,是“廉”,却被查出受贿百万钱,给当地做生意的人行了方便……

两个人一起爆炸,还被顺带着查出了贪污腐败的案件。

陈郡原地爆炸,商户被杀、查抄家产十三家,自郡守以下,郡府官员几乎无人可以幸免。

………………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从延德七年四月开始,到延德七年七月,三个月间,联合调查组已经把本年度孝廉、茂才、贤良、方正等举士查了个底朝天。

但是吧,靠着举孝廉这条路一路走上来的士人官僚们其实也不愿意把这种事情查的那么狠,因为他们也知道,这种事情真要查,其实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大家都有问题。

早前皇帝管得严,测试的也比较严厉,高门大户还要强迫子弟们认真学习,认真读书,利用自家的教育资源培育子弟,这人才才是一代接着一代。

后来皇帝都是小孩子,都是混子,高门大户不用强迫孩子们读书学习也能做官,那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那么用工的读书学习呢?

于是渐渐的风气就坏了。

早前举荐孝廉、茂才等还需要郡守和州刺史等举荐人负责,被举荐者一旦犯错,举荐人也要承担责任,所以故吏的存在才会相对紧密,而官员选择举荐人也会更加小心。

后来为了方便,为了不承担责任,这个规矩也在实际上消失了。

举孝廉就渐渐被玩坏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