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奏乐的是宫廷乐师,跳舞的是宫里头的舞女,背后是什么人作靠山,还用考虑?郭某人也是够可以的。
他觉得平常没有重要宴会的时候用不着这些乐师舞女。
他自己包括家人都不是很喜欢听歌看舞,也没那个时间,只有在举办宴会招待群臣或者外宾的时候需要这些舞女和乐师出来亮相。
一个月也用不到他们几次,但是钱不能少发,所以养着他们很浪费钱。
于是他思考一阵子,决定干脆打发他们轮流去山海酒家表演歌舞。
轮流排班,上午班下午班,再轮休,反正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招揽客户,增加山海酒家的收益,从而充实郭某人的小金库。
这样郭某人需要的时候,留在宫里的人也能及时顶上,最大限度利用压榨这些专业人士的劳动力,坚持利益最大化。
郭某人丑恶的嘴脸在这些事情上暴露无遗。
郭某人素来不养闲人,任何一个在内廷服务的人都要为他办事,切切实实的做事情才能留在内廷,否则就趁早滚蛋。
以洛阳人热爱追逐皇家喜好的特性,郭某人觉得这一波绝对血赚。
这小道消息还被特意往外放,传遍了整个洛阳,然后顺着洛阳人的外流往周边散去,说跳舞唱歌的是宫廷的舞女和乐师,做菜的是宫里出来的大厨。
于是洛阳人和从外地来到洛阳的有钱人趋之若鹜,挥洒着金银珠宝,都想一睹皇帝老儿平常欣赏的都是怎样的神仙歌舞,吃的又是什么神仙饭菜。
还有人深刻的感觉到这是巴结皇帝讨好皇帝的好机会,于是经常在山海酒家里一掷千金,山海酒家赚的钱那是盆满钵满,利润极高。
郭某人高兴的不得了。
山海酒家日常爆满,前来消费的达官贵人当朝显贵什么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一块板砖扔下去,砸死一片人没有一个是平头老百姓。
全是勋贵、官员、富商这些家里有钱手头不缺钱的贵人们。
不得不说,那皇宫里养着的乐师舞女,无论技术还是身段,那都是一等一的。
宫里出来的大厨,那炒菜的手法就是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滋味就是十足十,怎么吃怎么觉得鲜美非常。
而且价格还特别高,一盘绿叶菜其他酒家十几个钱就足够了,这边要十倍价格。
一看就是用料考究!其他酒家根本不能比!
那可不,这些菜用的那都是皇家的进货渠道,皇家用剩下来的菜这边再用,这边用的那品质仅次于皇家。
皇帝都吃同样渠道来的菜啊!
不收你十倍价钱你觉得合适吗?
肉菜更是二十倍三十倍的往上加价,一些郭鹏根本就不吃也不曾听说过的菜式被东厂的赚钱小能手们发明出来,打着皇家的名头在山海酒家里疯狂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