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被袭击的军队甚至不知道蒙古骑兵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东边?南边?西边?北边?

蒙古骑兵吃饭不生火,没有炊烟,敌人观测不到。

而当敌人观测到蒙古骑兵出现的时候,再设防,已经来不及了。

骑兵呼啸而至,数千米数百米的距离一瞬间就能完成冲锋。

敌人的军队还没有做好战斗准备,甚至连盔甲都没穿上,武器都没拿好的时候,蒙古骑兵已经冲过来大杀四方了。

焉有不败之理?

高速机动,极低的后勤需求、神出鬼没的作战方式。

这让无数后勤跟不上的敌人面对蒙古骑兵的时候遭到了灭顶之灾。

这种超越时代的后勤模式的确足以碾压很多后勤落后的军队,直接体现在战争结果上。

郭鹏控制草原以后,开始大量放牧,拥有一定基数的产奶源之后,就开始大量制造这种【草原口粮】——风干肉和奶制品。

他让人研究制造奶酪等便携奶制品,配备给平州和漠州的骑兵部队,让他们实现高速机动的灵活战术。

他认为让自己的骑兵拥有这种模式的后勤,将进一步推动魏帝国的骑兵革命,让魏帝国骑兵的威胁更上一层楼。

辽阔的平原上,和这种骑兵对抗绝对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不过因为这种口粮目前的成本比较高昂,所以一般不给步兵使用,只给需要执行特殊任务的精锐骑兵部队使用。

于是这款口粮的知名度不高,很多人都不知道魏军已经掌握了这种口粮的制作方式。

但是以此为基础,郭鹏的犁庭扫穴政策才得以贯彻落实。

给骑兵配备风干肉和奶制品,在寒冷干燥的北方草原高速机动,神出鬼没,精准打击每一个发现的草原部落,战而胜之。

犁庭扫穴政策因为这种口粮的配备而非常成功。

现在,郭鹏也在让人加速技术的改进,争取可以早日制作出保质期更长且成本更加低廉的奶制品,可以配备给平原地区的步兵军队使用。

那对于魏军主力步兵的机动作战又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