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系斗争问题苏宁可是久闻大名了,民国时期若不是因为地方派系争斗问题使得中国不能团结一致对抗日本,甚至于长时期多次使用借刀杀人计策对付敌人。见死不救等等,还有派系斗争使得中国无法统一发展国力,内部不平何以御外辱?加上张学良杨虎城两个莽汉自作聪明,毁掉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要是因为军校的问题使得大唐军队里面产生了军校派系和非军校派系之间的斗争,以及军校内部的派系斗争,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军校在未来会具有很强大的力量,甚至与参加军校可以直接成为军官,而不用成为士兵苦熬,但是光是军校培养出来的军官也不足以弥补军事战争中的大量损耗。所以战时提拔也是不可避免的。
这样一来军中就会产生军校派和非军校派的区别,若是没有人挑动,那还好一点,万一有人挑拨离间,军校派和非军校派之间一定会有矛盾。不过苏宁觉得就算没有人刻意挑动,这个矛盾也迟早会爆发,一个是正规科班出身,一个是打野架练出来的,互相之间的天然化矛盾,估计避免不了。
既然不能避免,那就设立军规规范化。限制之,使其在一定的框架内健康发展,成为良性竞争,双方都要为此付出代价,军中一团和气估计也不好,全部都是军校出身的学生掌握了军队恐怕也会有问题。皇帝会对军校格外上心,要是有另外一股力量抗衡军校派,军校差不多可以安全的发展下去。
所以说,这个问题会成为很头疼的问题,但是苏宁自己作为军校派典型人物。估计不太具有权威,这里头恐怕就要靠一些别的东西来调和了……
因为只是第一年级,所以学校的课程很满,上午下午全是课,除了午休两个小时可以呆在宿舍休息,其他所有时候都要学习和锻炼身体,所以要想潜入探查,还是非常简单的,每一个宿舍都有一把锁和一把钥匙,钥匙掌握在宿舍里面的大哥手里,也就是俗称的宿舍长。
探子们有足够的时间潜入此三人的宿舍探查,并且在之前接受了苏宁的训练,力图保证不能被发现自己进去过,不过要是那本乐记被得到的话,应该会被很好地掩藏起来,因为一旦被谁发现了肯定会东窗事发,即使是宿舍好友也是肯定的,要是无法在宿舍里面找到,倒也不奇怪,因为他们肯定有自己藏东西的地方。
苏宁开始回想当初自己在宿舍里面的时候,那些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和碟片或者移动硬盘之类的都放在什么地方,一般都是在柜子里面锁着,没有人可以打开的,不过现在由于军校的生活简单,也没有什么东西好私藏的,所以宿舍里面都没有锁,谁的东西一看就知道,一目了然,大家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