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弟子遣人调查,调查回来弟子首先确定了十九个嫌疑人。之后排除了几个,首先将目标放在了十个人身上,接着继续排除,找出了其中嫌疑最大的三个人,一个是齐备,一个是周冲,一个是潘山,当时弟子最怀疑的是周冲,而不是齐备,但是后来一分析。这才觉得情况不对。
按照弟子最先找到的线索,就是那一本在火堆里面发现的《乐记》上半册,弟子由此断定了焚书之人定然是一个喜欢音律之人,而在当今,喜欢音律的人又能有多少?更别提是在军事大学里面。一群大老爷们儿,能有多少喜欢音律的?军校开设的音律课程,只有二十个人会去参加,这二十个人,就是最开始的怀疑对象。
其中孟雨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也有不在场的证明,所以孟雨被排除嫌疑。还剩下十九个人,弟子遣人跟踪此十九人,渐渐的排除了其余人,而将主要的目标放在了齐备、周冲和潘山三人身上,此三人又是略有不同的,齐备出身富裕。而周冲和潘山二人出身贫苦。
之所以弟子怀疑齐备而不怀疑其他人,就是因为潘山此人出身于山中猎户,而那一日和他相谈甚欢的猎户曾经是他的好友,弟子曾经派人暗中接触那猎户,得知潘山从小就喜欢山歌。这种山歌乃是秦地山歌,和诗经当中的秦风很是相像,所以,潘山所喜欢的乃是秦风民歌,并非《乐经》。
至于周冲,他所喜欢的是他父亲遗留下来的洞箫,他的父亲曾经是一位宫廷乐师,前隋覆亡之后回归故里,而后病死,生前最爱吹箫,周冲于是喜爱吹箫,而并非和《乐经》有直接关联,所以弟子的怀疑对象就成为了齐备,而不是其他人。
齐备喜欢的和孟雨喜欢的是一样的,都是古琴,齐备出身富户,也只有这样的富户,不愁吃不愁穿,才有机会让齐备喜欢音律,喜欢古琴,只有三餐无恙,才有精力学习繁杂的古琴,才有精力研究宫商角徽羽,至于齐备最大的破绽,就是在他进入军事大学前三年的时候,他和父母决裂,离开家乡不知所踪,三年之后,他才出现在军事大学里面,这三年的时间,我们无从知晓齐备究竟去了何处。
当然这些只是推断,并不是弟子认定齐备就是纵火犯的原因,而这个,才是最直接的证据,这本《乐经》下半册,是弟子在齐备的坐骑马鞍中发现的,他竟然将这本《乐经》藏在了马鞍之中。”苏宁从怀里面拿出了那本遍寻不得的《乐经》下半册,正是和原先的那本上半册配套的存在,是之前被焚毁的三千一百二十六册书籍里面唯一幸存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