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感到惊讶,惊喜,但是同时也有一些可惜,因为苏宁明明是他这个武人的弟子,但是没有在第一时间出现武力瓶颈,却在第一时间出现了学识识障,这让李靖稍微有些没面子……不过想来想去,自己也不是猛将型的悍将,而是智慧型大帅,苏宁能够在学识方面出现识障,那么度过之后以后学习知识就像加上了知识光环一样,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减半!
现在想想,苏宁的这个问题,他利用了齐备的感情,以父母之命相威胁,是否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举,从而导致德行有亏,在因果循环之力下,是修身养性受到挫折,厚德载物也未能实现,就会对今后产生影响。
说起来,这个问题和自己碰到的是一样的,杀人太多,积累的怨恨和业力太多,所以才导致了到了晚年深受猜忌,一动不能动,若不是军事大学的存在使得自己淡出朝堂,估计自己现在还在闭门谢客什么也不做以图自保,人家都说自己是功劳太高以至于功高震主。但是这何尝不是自己杀人太多饮血甚过而造成的?
因为打仗太多杀人太多,所以才能立功甚巨,所以才会遭到朝廷猜忌,才会动弹不得。这何尝不是因果循环之下的一种反噬,一种对于自己德行有亏所引发的惩罚?何尝不是那些冤魂在用特殊的方式向自己索命?所以历史上才会有为将不过三代的说法,杀蛮夷倒无所谓了,没有心理负担,但是细细想想,自己杀掉的,又有多少是本族人,是汉人呢?
因果循环,厚德载物,还真的是一点错都没有啊。三明这样的担忧,和之前自己的告诫,致使他在心里面产生了特殊的识障,这是一种特殊而又极度危险的识障……
李靖喝了一口水,叹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对着苏宁缓缓开口道:“唉,三明啊,你说的这些,就是为师现在所遭受的,为师少年从军,手刃之人何止数千?因为师而死之人。又何止数十万?这些人,可以说都是为师所杀,他们的怨气就会集中在为师身上,为师德行有亏,杀孽深重,这才导致晚年不得志。深受猜忌之事实。
正如你所看到的,这一点儿都没错,为师若不是在军事大学里面,恐怕现在还在家中赋闲养老,一句话都不会说。为师没有德行,所以才无法保住搏来的富贵,随时随地都有失去的可能,危如累卵,厚德载物,真是再正确不过的一句话了,你所担心的,一点儿错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