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日大唐朝廷高速运转,累晕了不止一个人,一直与全体朝官几乎没有闲心思去进行政治权力的博弈,李二陛下趁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到各个空出来的官位,主要的反对派被斗倒了,就要防止新的反对派占据这些位置,相互制衡很有必要,但是都是建立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向山东士族那一群自己无法控制的政治团体,不允许再出现了。
这场被称为贞观革新的大型政治行动一直延续了好几十年,最"gao chao"是在贞观朝的后半期。以至于后来的帝王们也在延续着贞观朝的改革措施继续前进,大唐的改革出现在朝廷立国之初。所有的利益都没有定型,利益团体还并不稳固,也并没有产生牢固的政治团体的时代,朝廷官员尚且斗志昂扬,这个时期的革新,产生了比商鞅变法更要重要的影响。
劳动改造,军事大学,经济战争的构想。鼓励生育,开发江南,开发山东,百万大移民,伤兵与军属的具体安排措施,疗养院的设立,有史以来第一次女工作的出现。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灾难预警的完善,府兵制的革新,化改革的行动……
从贞观四年开始,这些改革措施一项又一项的出台,朝廷原有的机构完全无法适应这些改革措施。李二陛下运用自己的权威和权力设立了不少新的机构,裁撤了一些不需要尸位素餐的机构,将朝廷从里到外打造了一遍,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这些改革措施有不少是永远也完成不了的。还有不少需要永远保持,因此对于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变动。
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行动。在贞观朝相对稳定的环境当,猛烈运作起来,这一时期整个朝廷都在老老实实的做事情,所有官员都化身干吏按步就章的做事情,每一天从尚书省下达的指令老老实实的完成,老老实实的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敢有丝毫的疏忽,生怕一旦疏忽都会面临被撤职的危险。
这种情况就好像张居正改革时期一样,都是一个朝代少有的官员老实本分,朝廷党争并不尖锐的时期,相对安稳,朝廷里的官员忙碌,没心思政治斗争,地方官员更忙碌,需要亲自落实这些事情,没心思祸害百姓,李二陛下将朝御史遍地洒出,到处监管官员,遇到不合格的官员可以先撤职后上报,遇到罪大恶极的有先斩后奏之权,这一下所有地方官员被吓得更不敢乱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