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听到了这个消息,大怒之后大喜过望,连夜召集那些犯事的未犯事的外族外交人员,大声斥责他们,并且惩罚了那些私自向国内传递消息的居心不良之人,下令斩首两人,下令边境驻军向这两处犯事小国移动,准备战斗。
此一举动吓得不少国家纷纷上书表示对大唐没有二心,此二国更是将被斩首的外交人员之家族夷灭,以表示绝无二心,恳请大唐退兵,并许诺朝贡倍之。
可信吗?
没关系,你不相信我,我也不相信你,我只是需要一个借口而已,保密法令正式颁布,大量国家为此还松了一口气,只是不让我们学一些东西而已,这些都是没有成熟政权的国家,而一些国家使者则开始四处动弹,这里面就包括了高句丽和倭国的使者,此二国使者最为活跃。
带着大量钱财礼物拜访大唐的重要官员,当然也拜访过苏宁,被苏宁毫不留情面的拒之门外,大唐官员出乎他们意料的完全拒绝与他们会面,这让此二国使者大为担忧,李二陛下开始关注高句丽和倭国,下令给杜如晦,杜如晦下令纵横司血滴子大量出动,向东北方向移动,加紧渗透高句丽和新罗等国,同时也派遣相当人员严密监视倭国使者。若有必要,则派遣探子东渡倭国,混入倭国。
李二陛下更关注的是高句丽,而不是倭国。说实在的。凭如今大唐的国力,一个小小的倭国真的不在话下。三下五除二就收拾掉了,但是高句丽,不隐瞒的说,他是具备和大唐争夺东亚霸权的潜在实力的大国!此事的高句丽绝对不是现代的朝鲜和韩国。而是一个三次打败中原霸主隋王朝的大国!
隋王朝大举东征高句丽,虽然狠狠的削弱了高句丽的实力,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国朝覆灭,天下大乱,高句丽获得了喘息之机,等到大唐立国,高句丽又被经营的和铁桶一样难以应对。前隋付出的大量人员伤亡就等于是打了水漂,而且有了抗击前隋入侵的经验,一些必经之地被修筑的相当雄壮,攻打起来难度数倍于前隋。